-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曾維嘉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幼兒發燒39℃手腳冰涼,可能是體溫上升期、末梢循環差等原因導致,可通過物理降溫、藥物治療等方式處理。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01-06 13:54
1.體溫上升期:此時產熱大于散熱,導致手腳冰涼。應注意保暖,待體溫不再上升,再適當減少衣物。
2.末梢循環差:發燒時血液循環改變,末梢循環不良。可用溫水泡手腳,改善循環。
3.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幼兒額頭、腋窩、腹股溝等部位。
4.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藥物。
5.補充水分:發燒會使幼兒水分丟失,要多喂溫水,防止脫水。
幼兒發燒39℃且手腳冰涼,家長要密切觀察,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占60%~70%,多見于40歲左右的青壯年,兒童甲狀腺惡性腫瘤90%以上屬于乳頭狀癌。甲狀腺乳頭狀癌多數為單發腫物,可伴有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囊腫。本病以淋巴結轉移為主,且轉移率較高,同側頸淋巴結轉移可達40%~50%,雙側頸淋巴結轉移也可達到10%,晚期可轉移至縱隔或腋下淋巴結,50%~70%的患者初診時已伴有頸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較少發生,為4%~8%,以肺轉移最為多見,其次是骨轉移。平均病程5年,也可長達20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