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紹曦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結核球,臨床稱為結核性肉芽腫,常由肺結核發展而來,形成過程復雜,涉及感染、免疫反應、纖維化等多個環節。治療需遵循抗結核原則,輔以必要時的外科干預。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12-18 15:53
1.形成機制:結核桿菌侵入肺部,引發炎癥反應,機體免疫細胞聚集,形成肉芽腫,隨后中央壞死物鈣化或纖維化,外圍包裹纖維組織,最終形成結核球。
2.免疫反應:機體對結核桿菌的免疫反應決定結核球的發展,若免疫功能低下,結核球可能增大。
3.鈣化過程:結核球內部壞死物質逐漸鈣化,有助于穩定病情,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治愈。
4.治療原則:抗結核治療為核心,采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一線抗結核藥物,療程需嚴格遵守,一般不少于6個月。
5.外科治療:對于藥物治療無效或有并發癥的結核球,考慮手術切除,以達到根治目的。
結核球的形成與結核桿菌感染、免疫反應及鈣化過程密切相關,治療以抗結核藥物為主,必要時結合手術治療,全程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