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韶華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腦供血不足源于多種因素,動脈硬化、動脈炎、動脈狹窄、血壓異常(高血壓或低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貧血為主因,肥胖與吸煙加劇狀況。治療策略聚焦于維護現有神經功能,提升受損區域,預防惡化至嚴重腦缺血狀態。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3-12-16 17:26
1.動脈硬化:血管壁變硬變厚,彈性減弱,阻礙血液流動。
2.動脈炎:血管內膜炎癥,導致管腔狹窄,血流受阻。
3.動脈狹窄:血管直徑縮小,血流量減少,影響腦部供血。
4.血壓異常: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5.高血脂:血脂過高,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腦血流。
6.糖尿?。洪L期高血糖損害血管,加速動脈硬化進程。
7.貧血:紅細胞數量減少,攜氧能力下降,腦組織缺氧。
8.生活習慣:肥胖、吸煙、缺乏運動等不良習慣加重腦供血不足。
針對腦供血不足,治療應首先控制基礎疾病,如調整血壓、血糖、血脂水平,同時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時采用藥物治療,如抗血小板藥物、降脂藥物,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