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永文 副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兒童醫學中心
-
嬰兒腸炎和細菌性痢疾的診斷依據主要包括臨床表現、大便性狀以及實驗室檢查,尤其是大便常規和培養,以確定病原體類型。確診需結合上述信息,必要時需進一步做血常規和電解質檢測。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3-12-11 08:27
1.臨床表現:觀察嬰兒是否有腹瀉、發熱、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細菌性痢疾還可能伴隨腹痛和里急后重感。
2.大便性狀:腸炎的大便可能呈水樣或糊狀,而細菌性痢疾的大便常含有膿血。
3.大便常規與培養:通過顯微鏡檢查大便樣本,尋找炎癥細胞和寄生蟲卵,同時進行細菌培養,確認是否存在病原菌。
4.血常規:評估白細胞計數,判斷是否有感染跡象。
5.電解質檢測:監測鈉、鉀、氯等電解質水平,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嬰兒腸炎和細菌性痢疾的診斷需綜合臨床癥狀、大便特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一旦疑似,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準確診斷,并給予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