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歲半孩子手足口病治愈后仍每晚低燒是何因
我的女兒今年3歲半。在開始的時候,發現孩子口腔里、手心上、腳趾上都有小皰皰,但是不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手足口病。后來到當地醫院就診后,經確認就是手足口病。輸液七天,白天也不發燒,可是每天晚上在23點多鐘左右就會出現發燒現象,每次發燒的最高體溫在37.5度。等待第七天輸完液之后,經過復查,口腔里、手心上、腳趾上所有的小皰皰已經全部消除,但是孩子到晚上仍然會出現發燒,但是溫度不高,也在37.5度。 在治療期間到治療后,孩子為什么一到晚上便會出現發燒現象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孩子手足口病治愈后仍每晚低燒,可能是疾病恢復期的正常現象,也可能與炎癥未完全消退、環境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合并其他感染等有關。 1.疾病恢復期:手足口病恢復需要一定時間,身體在修復過程中可能會有低熱。 2.炎癥未完全消退:體內可能仍存在少量炎癥,導致體溫調節異常。 3.環境因素:夜間環境溫度變化,孩子蓋被過厚或過薄,影響散熱和保暖。 4.自身免疫功能:孩子年齡小,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恢復較慢。 5.合并其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能引起低熱。 總之,孩子手足口病治愈后持續夜間低熱,家長需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飲食和睡眠情況。若低熱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復診,明確原因,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03 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