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唐月華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孩子巨結腸手術后仍不能自主排便,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手術效果、術后恢復、飲食及生活習慣、腸道功能未完全恢復、心理因素等。如情況嚴重,需及時就醫。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8-07 07:34
1.手術效果:手術可能未完全切除病變腸段,或術后出現粘連等并發癥。
2.術后恢復:術后腸道組織的修復和功能調整需要一定時間。
3.飲食和生活習慣:飲水不足、膳食纖維攝入少、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影響排便。
4.腸道功能:腸道神經調節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復正常。
5.心理因素:孩子對排便存在恐懼或緊張心理,也會影響正常排便。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要過于焦慮,可先從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同時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如長時間未改善,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又華 主治醫師
海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寶寶的巨結腸應該是先天性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屬于胃腸道發育畸形,是基因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個病是有家族遺傳的,是因為缺乏神經節才不能自己蠕動排便,所以要刺激才能大便,根治手術可以切除無神經節細胞腸段還有部分擴張的結腸。
2012-12-17 13:4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