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溶血癥,又稱寶寶溶血癥,是一種常見于新生兒的疾病,由母嬰血型不合引起。主要涉及紅細胞破壞、膽紅素升高、貧血、黃疸、肝脾腫大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1. 血型不合:常見的有 ABO 血型不合和 Rh 血型不合。比如母親為 O 型血,胎兒為 A 型或 B 型血,易發生 ABO 溶血;母親為 Rh 陰性血,胎兒為 Rh 陽性血時,可能出現 Rh 溶血。 2. 紅細胞破壞:不合的血型會導致母體產生抗體,這些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破壞胎兒紅細胞。 3. 膽紅素升高:紅細胞破壞后釋放出膽紅素,超過肝臟處理能力,引起膽紅素在體內蓄積。 4. 黃疸表現:寶寶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嚴重時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造成膽紅素腦病。 5. 貧血癥狀:紅細胞大量破壞,導致寶寶貧血,影響生長發育。 6. 肝脾腫大:由于紅細胞破壞和膽紅素代謝異常,肝臟和脾臟代償性增大。 新生兒溶血癥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以避免嚴重并發癥。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4-11-20 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