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虹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發熱抽搐可能由感染、神經系統疾病、電解質紊亂、遺傳因素、中毒等導致。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20-03-29 10:03
1.感染:如腦炎、肺炎等,病原體侵襲引發炎癥反應,導致體溫升高和抽搐。
2.神經系統疾病:像癲癇,腦部異常放電可引起抽搐,發熱可能是誘因。
3.電解質紊亂:低鈉、低鈣等,影響神經肌肉興奮性,易出現抽搐伴發熱。
4.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易在發熱時抽搐。
5.中毒:如食物中毒、藥物中毒,損害神經系統,引起發熱和抽搐。
發熱抽搐原因多樣,若出現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簡稱心衰,是指在靜脈回流正常的情況下,由于原發的心臟損害引起心排血量絕對或相對低于機體代謝需要和心室充盈壓升高,臨床上出現以組織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綜合征。早期機體通過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臟擴大等進行代償,調整排血量以滿足需要,這個階段為心功能代償期,臨床上無癥狀。后期心功能進一步減退,上述代償機制已不能維持足夠的心排血量,因而出現靜脈回流受阻、體內水分潴留、臟器瘀血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引起胸腔積液最常見的原因。這種胸腔積液為漏出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