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沈媛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月經期間同房通常不會導致懷孕,因為此時并非排卵期,排卵期一般位于下次月經前約14天。然而,月經期間同房可能增加感染婦科疾病的風險,包括但不限于婦科炎癥和子宮內膜異位癥。身體免疫力降低,宮頸口開放狀態,為細菌提供了入侵途徑。此外,子宮內膜剝落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9-12-06 18:55
1.生理周期與懷孕:懷孕主要發生在排卵期,即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而月經期間并非排卵期,故懷孕幾率較低。
2.免疫狀態:月經期間,機體免疫力相對下降,易受細菌感染,增加婦科疾病風險。
3.宮頸口狀態:月經期間宮頸口略微開放,為細菌進入創造了條件,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4.子宮內膜變化: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落,若部分組織未完全排出,可能種植在其他部位,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癥。
5.婦科疾病風險:月經期間同房可能誘發婦科炎癥,如陰道炎、宮頸炎等,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癥,這些疾病需要及時治療以防止并發癥。
綜上所述,月經期間同房雖然不易導致懷孕,但可能增加婦科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婦科炎癥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建議避免在此期間進行性生活,以減少感染機會,維護女性生殖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