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才 副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NICU
-
耳屎是人體外耳道皮膚上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醫學上稱之為“耵聹”,正常人的耵聹大多呈淡黃色片狀,附在外耳道的壁上.由于外耳道與下頜關節相接近,吃東西或說話時,耳道內的片狀耵聹便會慢慢松動而不知不覺被排出耳外.由于小兒的耵聹腺分泌比較旺盛,再加上小兒的外耳道相對狹長,肌肉較松馳,咀嚼東西時關節的力量也不夠,平時耵聹則不容易排出來,會越積越多,時間越久越硬,成為棕褐色的硬塊,緊緊堵塞在耳道內,這就是“耵聹栓塞”.耵聹栓塞會壓迫鼓膜,引起耳痛,耳鳴,甚至眩暈.一旦耳內進水,耵聹栓塞被濕化膨脹,刺激外耳道皮膚,還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癥.這時就要考慮為小兒清理耳屎,清除耵聹栓塞.清除耵聹最好請耳鼻喉科醫生幫忙.有的小寶寶耳屎顏色較深,黃褐色,很粘稠,有時堆在外耳道口,俗稱為“油耳屎”,這是正常現象,無需治療.如果自己幫寶寶掏,用脫脂棉卷成棉簽兒,經過消毒后輕輕地把耳屎清理出來;耳屎太多難以掏出,有條件可到醫院請專科醫生處理.
2011-06-30 11: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小孩子耳朵里的耳屎總是濕的,但是沒有癥狀,并不能確定就是與中耳炎有關的,也可能是因為平時洗臉時不注意,有耳朵進水現象,如果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狀態下,的確是容易造成中耳炎也是容易誘發其他耳疾的。
2011-07-05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