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袁斌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先天性肌萎縮是一種神經原性疾病,多累及四肢遠端肌肉,孩子患病后治療難度較大,但通過積極治療和康復訓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3-05-19 08:00
1.疾病原理:主要是神經損傷導致肌肉無法正常接收指令,逐漸萎縮。
2.癥狀表現:如四肢遠端肌肉無力、萎縮,上肢手部骨間肌、大小魚際肌,下肢脛前肌等明顯,還可能出現頸肌無力、翼狀肩胛。
3.診斷方法:包括神經電生理檢查、肌肉活檢等。
4.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B1等營養神經;物理治療如按摩、理療等;康復訓練也很重要。
5.日常護理:注意孩子的營養均衡,避免受傷,鼓勵適當活動。
先天性肌萎縮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和堅持,以盡可能延緩病情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