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腔內壁及對應的嘴外皮膚表面血管瘤怎么治?
小兒口腔內壁及對應的嘴外皮膚表面血管瘤
病友癥狀說明(主要癥狀、發病時間):
2011年12月30日于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一醫院出生時未見異常,三天后發現嘴左下角有5個淡紅斑點,5天后發現下嘴唇左側及嘴內有深紅色斑,后期嘴左下角斑逐漸顏色變深、凸起、連片,目前45天,已經與嘴唇斑顏色一樣深紅。出生時嘴左側有個小黑點,第二天小黑點就沒有了,目前嘴左下角直徑約1厘米,不規則凸起,嘴內直徑約2.5厘米,平滑凸起,已經蔓延至牙齦一點,長得較快。
2012年2月8日于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檢查結果為草莓狀血管瘤,本地無法治療,建議四個月后去北京兒童醫院治療
請問是否為草莓狀血管瘤癥狀?如何治療?請問孩子多大為最佳治療時間?我們應該帶孩子去哪家醫院治療?如果去北京兒童醫院就診,該掛口腔科還是皮膚科?
化驗、檢查結果:
早干預早治療,這是原則。血管瘤和血管擴張的治療是個很復雜的問題,不同部位不同類型的血管瘤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尤其頭面部的選擇不當會毀容。原則上首選手術和激光,特別小的可以冷凍,大面積、多部位的可以選用激光加全身藥物綜合治療,選擇藥物注射療法要慎重,因為注射后會留疤和凹陷,還需做整形;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請不要做同位素(放射)貼敷治療,它所造成的危害和畸形(輻射過的組織和器官不發育或發育遲緩)要到青春期后才能顯現出來,它主要是針對成年人來使用的,因此對于孩子來講盡量拒絕同位素治療。慎重選擇治療方案,盡量不在局部做治療,以免留疤或毀容。你孩子的情況,我建議先使用保守治療即我科在國內首創的靜脈加口服藥物,無效時再選擇激光等方法。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棟 副主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血管瘤一般都是先天性形成的,常見的在于嬰兒出生的時候或者出生后不久,血管瘤起源于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的胚芽像相鄰的組織侵入,形成內皮樣條索的情況。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外科切除、激光治療等,一般采用綜合療法。嬰幼兒血管瘤的情況大部分都是能自然消除的,少部分的患者需要及早進行手術切除來治療。
2012-03-09 09: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師
河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血管瘤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其中大多數發生在面頸部皮膚、皮下組織及其口腔粘膜。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為血管的發育畸形,多見于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血管瘤一般出生時發現,可以自行縮小,約50%的血管瘤在5年內基本消失,有些可以持續到10歲左右。一般不會影響孩子手的活動。
2012-03-20 21:4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草莓狀血管瘤? 草莓狀毛細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 又叫做毛細血管瘤、單純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血管瘤類型,為真皮層毛細血管內皮異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腫瘤。血管瘤出生時往往看不到有病變,病變多在出生后一個月內發現,初起為小的紅色斑點,以后迅速增長,有的患兒1歲~2歲左右停止生長,但概率較低。女性患兒是男性的3倍。其形如草莓得名。除發生于皮膚外,也可累及皮下組織和肌肉組織,一般不侵犯骨組織。發生于皮膚或肌肉組織的血管瘤可損傷血管引起繼發感染或潰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