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春華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一區
-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其發病與腹壁薄弱、腹壓增高有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疝氣帶、手術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2-05-25 06:10
1.疾病原理:小兒疝氣多因鞘狀突未閉合,腹腔內容物通過薄弱區突出。
2.疝氣帶作用:能一定程度上限制疝內容物突出,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
3.自愈可能:部分患兒隨生長發育有自愈機會,但概率較低。
4.手術時機:若病情較重或無法自愈,應及時手術。
5.綜合考慮:疝氣帶并非根治手段,需結合病情及患兒情況選擇治療方法。
總之,小兒疝氣的治療需綜合考量,疝氣帶可作為暫時的控制措施,手術是重要的根治方法。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志非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胸科醫院
三級甲等
重癥監護科(ICU)
-
小孩一般疝氣為腹部溝斜疝,經腹股溝管突出,可進入陰囊。
2012-05-25 15:24
1:一般一歲以內的不考慮手術治療,超過一歲的還是考慮手術治療因為斜疝一般均應盡早手術治療。
2:全麻是不會對小孩造成任何影響的。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魏林 主任醫師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四病房
-
您好,疝氣帶等等的保守治療方法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大于一歲的兒童自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安全性很高,不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任何的影響。您家孩子已經1歲多了,應該考慮做手術。可考慮腹腔鏡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安全性高。祝健康。
2012-05-25 19: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時鴻燕 主治醫師
黃山首康醫院
三級丙等
呼吸內科
-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 治療
2012-05-26 09: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鳳英 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
三級
超聲科
-
一般情況2歲以前暫時不治療,也可能自行好轉的啊。2歲以前都可能自行好轉的。2歲以后如果沒有自行好轉再手術治療,而且最好還是手術治療。手術正規醫院都可以做的。 平常只需要注意防止便秘,消化不良,哭鬧這些腹壓增加的因素就可能自行愈合的。如果能夠買到疝氣袋來堵住疝氣突出的部位能夠更加快增加自行愈合的可能。但是如果發生嵌頓任何時候都是需要緊急手術治療的啊。
2012-05-26 1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