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偉民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外科一區
-
大腸癌的檢查方法包括結腸鏡、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糞便隱血試驗等。易與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結核、腸息肉、腸道良性腫瘤等混淆。 1.結腸鏡:可直觀觀察腸道內部,發現病變并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2.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 19-9(CA19-9)等,有助于輔助診斷和監測病情。 3.影像學檢查:包括腹部 CT、磁共振成像(MRI)等,能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是否轉移。 4.病理活檢:是確診大腸癌的金標準。 5.糞便隱血試驗:可初步篩查是否有腸道出血。 易混淆疾病: 1.潰瘍性結腸炎:常有黏液膿血便、腹痛等癥狀,但通過腸鏡及病理可鑒別。 2.克羅恩病:多有腹痛、腹瀉、瘺管形成等,病理特點與大腸癌不同。 3.腸結核:常有低熱、盜汗等全身癥狀,腸鏡及結核菌檢查有助于區分。 4.腸息肉:一般為良性,但部分有惡變可能,需病理明確。 5.腸道良性腫瘤:生長緩慢,癥狀較輕,病理檢查可明確性質。 總之,對于疑似大腸癌的患者,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并注意與其他腸道疾病相鑒別,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08 18: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