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彭貝如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兒腦癱主要分為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共濟失調型、強直型以及混合型等,不同類型的腦癱表現各異,對治療方案的選擇也有影響。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8-16 15:15
1.痙攣型:最常見類型,表現為肌肉緊張度增高,肢體僵硬,運動受限。
2.手足徐動型:以不自主、不規則的手腳運動為特征,肌張力不穩定。
3.共濟失調型:主要影響平衡與協調,行走時步態不穩,容易跌倒。
4.強直型:肌肉持續性收縮,身體姿勢異常,活動范圍受限。
5.混合型:同時具備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特征,癥狀復雜多變。
小兒腦癱的類型多樣,準確診斷對于制定個體化的治療計劃至關重要。治療通常包括物理治療、言語治療、藥物治療及必要時的手術干預,旨在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