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覃有振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兒科
-
小兒咳嗽在中醫外治法中,通常采用拔罐、刮痧、穴位貼敷、中藥熏洗和耳穴壓豆等方法,以緩解癥狀,促進恢復。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8-20 10:51
1.拔罐:通過負壓作用于背部肺俞穴等部位,有助于祛風散寒,化痰止咳。
2.刮痧:在頸項、背部進行,可疏通經絡,調節氣血,適用于風寒或風熱引起的咳嗽。
3.穴位貼敷:利用藥物貼敷于肺俞、天突等穴位,如麻黃、細辛、甘草等,起到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4.中藥熏洗:使用桑葉、菊花、薄荷等藥材煮水,讓患兒吸入蒸汽,可清熱解毒,緩解咳嗽。
5.耳穴壓豆:選取相應耳穴,如肺、支氣管等,貼壓磁珠或王不留行籽,以調和臟腑功能,減輕咳嗽癥狀。
中醫外治法在小兒咳嗽的治療中,注重整體調理,通過不同手段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但在實施前,應確保診斷明確,且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