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巨斌 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兒童醫學中心
-
孩子咳嗽在中醫理論中,常歸因于肺陰不足、外感風寒、痰濕蘊肺、肺氣虛弱或燥邪傷肺等因素。中醫治療注重辨證施治,采用中藥調理、食療及生活習慣調整等綜合措施,旨在恢復肺部功能,緩解咳嗽癥狀。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07-20 12:40
1.肺陰不足:表現為干咳少痰,可用沙參麥冬湯加減,以滋陰潤肺,止咳化痰。
2.外感風寒:若咳嗽伴有流清涕、畏寒等癥狀,可選用麻黃湯或桂枝湯加減,發汗解表,溫肺散寒。
3.痰濕蘊肺:咳嗽聲重,痰多色白,宜用二陳湯加減,健脾化濕,祛痰止咳。
4.肺氣虛弱:久咳不愈,乏力氣短,推薦補肺湯加減,補肺益氣。
5.燥邪傷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考慮桑杏湯加減,清燥潤肺,止咳化痰。
中醫治療兒童咳嗽強調個體化,需根據具體癥狀選擇合適的方劑,并配合合理飲食和生活調養。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自行用藥可能帶來的風險。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