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主要有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 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等。常見藥物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1.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能增加大腦中 5-羥色胺的濃度,改善情緒。副作用相對較少,可能有惡心、頭痛等。 2.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像文拉法辛,對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進行抑制,從而發揮抗抑郁作用。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口干等。 3.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 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度洛西汀可有效緩解抑郁癥狀,可能導致嗜睡、便秘等。 4.三環類抗抑郁藥:例如阿米替林,療效確切,但副作用較多,如口干、便秘、視物模糊等。 5.四環類抗抑郁藥:馬普替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抑郁,可能有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 抑郁癥患者的用藥需根據個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藥物治療應配合心理治療等綜合干預,以提高療效。
2024-11-25 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