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阿斯伯格孩子容易被誤診為多動癥,主要有癥狀相似性、診斷標準差異、醫生經驗不足、家長描述偏差、環境因素影響等原因。 1. 癥狀相似性:阿斯伯格綜合征和多動癥都可能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等行為。但阿斯伯格孩子在社交互動和溝通方面存在獨特困難。 2. 診斷標準差異:兩種病癥的診斷標準并非完全清晰明確,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帶,增加了誤診的可能性。 3. 醫生經驗不足:部分醫生對阿斯伯格綜合征的認識不夠深入,可能更傾向于診斷為常見的多動癥。 4. 家長描述偏差:家長在向醫生描述孩子癥狀時,可能重點關注多動等表面行為,而忽略了社交溝通方面的問題。 5. 環境因素影響:孩子所處的學校和家庭環境,可能導致其行為表現更傾向于被診斷為多動癥。 總之,要減少阿斯伯格孩子被誤診為多動癥的情況,需要醫生提高專業水平,家長準確描述孩子情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準確診斷。
2024-10-23 12: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建英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兒童發育行為中心
-
阿斯伯格的孩子很容易被誤診為多動癥,因為這兩種孩子在課堂上都有同樣的表現:上課時不理會老師大聲說話、喧嘩、坐不住、喜歡動來動去,甚至跑出去教室外面。 不過,如果只是單純的多動癥的孩子,經過老師的管教和規范要求,一般在入學后的1到2個月逐漸有規則的意識,這時孩子的好動往往是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講講小話、搞小動作或騷擾旁邊的小朋友,而阿斯伯格綜合征的孩子則可能一直進步不大。因此,我們常常稱,多動癥的孩子是“有所顧忌”的動,而阿斯伯格的孩子是“肆無忌憚”的動,多動癥孩子的社交通常是正常的,興趣也是廣泛的。多動癥的孩子會怕老師,阿斯伯格的孩子是不怕權威的,顯得非常的自我、我行我素、缺乏規則的意識。
2024-10-23 18:49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阿斯伯格綜合癥? 阿斯伯格綜合征(AS)又名亞斯伯格癥候群或亞氏保加癥,是一種主要以社會交往困難,局限而異常的興趣行為模式為特征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具有與孤獨癥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復、刻板的活動方式。與孤獨癥的區別在于此病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 查看全文»
-
-
為什么龜頭有點癢
衡水男科醫院 2023-12-17
-
-
為什么陰莖向下彎曲
衡水男科醫院 2023-12-17
-
-
夜尿頻多是什么原因導致
包頭世紀泌尿專科醫院 2023-12-18
-
-
我爸煙齡30年,酒齡8年
平頂山兒科醫院 2024-01-24
-
-
腦缺氧會嗜睡嗎?
內蒙古精神病醫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