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社交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表現為對社交場合的過度恐懼和回避。治療媽媽的社交恐懼癥,可從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自我調整、家庭支持、社交訓練等方面著手。 1.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能幫助患者改變不良認知和行為模式;團體心理治療可提供社交實踐機會,增強社交技能和信心。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這些藥物能調節神經遞質,緩解焦慮和恐懼。但需遵醫囑用藥。 3.自我調整:鼓勵媽媽進行放松訓練,如深呼吸、冥想等,還可通過寫日記等方式梳理情緒。 4.家庭支持:家人要給予理解、關心和鼓勵,創造溫暖包容的家庭環境。 5.社交訓練:從簡單的社交活動開始,逐步增加難度,提高社交適應能力。 治療社交恐懼癥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和家屬要有耐心和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相信媽媽能夠逐漸克服社交恐懼,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2024-10-21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艷濱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醫學科
-
輕度的社交恐懼可通過行為治療緩解。行為治療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你哪方面不行,就越要逼自己做關于那方面的事,慢慢就能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出來。如一些出現社交恐懼的媽媽害怕處于大庭廣眾之下,害怕與陌生人接觸,醫生就會帶她到一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在人群中穿梭行走。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難受,但經過一段時候后,就會發現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這么痛苦。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她可能能夠獨自一人在人群中穿梭。 除了專業的治療外,家人的支持,以及自身的配合也非常重要。隨著孩子長大,媽媽應懂得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當一面,與外界交流。同時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多與其他媽媽交流育兒心得,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還可以一起結伴出游,開闊眼界,重新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既能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又不會失去自己的生活,這樣才算的是一個完美媽媽。
2024-10-21 1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