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可雷 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硬化癥是一種嚴重的新生兒疾病,主要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差、感染、能量攝入不足、早產以及某些先天性疾病等因素所致。 1. 體溫調節能力差: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薄,熱量容易散失,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難以維持正常體溫。 2. 感染:如敗血癥等感染性疾病,會影響新生兒的代謝和血液循環,增加能量消耗。 3. 能量攝入不足:母乳或配方奶喂養不足,導致新生兒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來維持體溫和正常生理功能。 4. 早產: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包括體溫調節中樞和皮下脂肪的發育,更易患病。 5. 先天性疾?。耗承┫忍煨缘拇x異?;蛐难芗膊。部赡苡绊懶律鷥旱哪芰看x和血液循環,引發本病。 總之,新生兒硬化癥需要及時發現和治療。家長要密切關注新生兒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送醫。
2024-10-23 12: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為民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硬化癥是一種好發于早產兒、小于胎齡兒的一種疾病,引起新生兒硬化癥的生理原因主要有: (1)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皮膚較薄,血管較多,易于散熱而致體溫本來就偏低; (2)新生兒缺少使飽和脂肪酸成為不飽和脂肪酸的酶,故皮下脂肪組織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飽和脂肪酸溶點高,在熱量不足或受寒時易發生凝固; (3)新生兒在缺氧、感染引起酸中毒等情況時,新生兒體內的棕色脂肪產熱過程受到抑制,易出現體溫不升,加上新生兒出生不久,吃奶少,因此熱量來源不足,皮下脂肪易于凝固而發硬; (4)新生兒血液中紅細胞多,當遇到寒冷等因素致皮下脂肪凝固時,血流緩慢,發生瘀滯,滲透性增加而出現水腫。 常見的病因有以下: 1.早產兒和保溫不足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生理特點是發生低體溫和皮膚硬腫的重要原因。 2.寒冷損傷 新生兒嚴重感染、早產、顱內出血和紅細胞增多癥。 3.某些疾病 嚴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質消耗增加、熱卡攝入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質的氧化產能發生障礙,故產熱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熱的條件下,也可出現低體溫和皮膚硬腫,嚴重的顱腦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體溫調節中樞使散熱大于產熱,出現低體溫甚至皮膚硬腫。
2024-10-24 00:3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