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飲食防治結石,主要包括多喝水、均衡飲食、控制某些食物攝入、合理攝入礦物質、避免不良飲食習慣等。 1.多喝水:每天攝入足夠的水分,至少 2000 毫升,有助于稀釋尿液,減少晶體形成。 2.均衡飲食:保證攝入各類營養素,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 3.控制某些食物攝入:減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草莓、巧克力等;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 4.合理攝入礦物質:不過量攝入鈣,適當補充鎂、鉀。 5.避免不良飲食習慣:少吃高鹽、高脂、高糖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總之,飲食在結石的防治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如果已經患有結石,還需結合醫生的建議進行綜合治療。
2024-10-15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蔚波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不同成分的結石,形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但在防結石的飲食上,有些原則是相通的?! ∈紫龋Y石形成的先決條件是尿液中組成尿石成分的超飽和。增加液體的攝入量可使大量尿液排出,從而降低尿路結石成分的超飽和,對所有尿路結石病人都有益處。因此,建議尿石癥病人應增加液體的攝入量。大量飲水可增加尿量,稀釋尿液能降低尿中結石物質的過飽和度,還可以加強對尿路的沖刷作用,使小結石不容易滯留在腎和尿道,適合各類型結石的預防。正常人每天應飲水2000毫升以上,餐后或運動后更應大量飲水,因為這時尿中溶質濃度水平往往較高。攝取的水分以自來水和礦泉水為好。清涼飲料、甜味飲料中因含糖和磷酸,可引起尿鈣增加,而紅茶、綠茶中草酸含量較多,故都不推薦?! ∑浯危呷忸惖鞍踪|飲食也會使結石發病率增高。肉類含有大量嘌呤和嘌呤前體,它們在體內可以代謝轉變為尿酸,經尿液排泄。高尿酸尿是尿酸結石的病因,而且可促使尿中草酸鹽沉淀,又可導致或加速草酸鈣結石的形成。 此外,高動物蛋白質攝入還可以降低抑石因子如枸櫞酸鹽的濃度和尿液PH值,從而創造了結石形成的理想環境。因為尿液的PH值降低也是尿酸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尿酸在尿液PH值為6.0時,溶解度約為500毫克/升,主要以離子型尿酸鹽的形式存在,一般不會形成尿酸結石;當尿液PH值降低到5.0時,它的溶解度降為100毫克/升,多數尿酸處于非溶解狀態,便會誘發尿酸結石形成。 因此,適量攝入蛋白質,避免高蛋白特別是高動物蛋白飲食,對所有結石病人都是有益的。
2024-10-16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