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控制下肢不同肢位抑制兒童腦癱患者異常動作,可從正確擺放肢位、進行康復訓練、借助輔助器具、注意日常護理、合理飲食營養等方面著手。 1. 正確擺放肢位: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采用仰臥位、側臥位等,保持下肢關節處于功能位,預防肌肉攣縮和關節畸形。 2. 進行康復訓練:如肌肉力量訓練、平衡訓練、協調訓練等,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 3. 借助輔助器具:如矯形器、站立架等,幫助維持下肢正確姿勢,改善異常動作。 4. 注意日常護理:定期為患兒翻身,避免長時間壓迫同一部位,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5. 合理飲食營養: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神經發育和肌肉功能恢復。 總之,控制兒童腦癱患者下肢異常動作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持之以恒,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家長要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15 16: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常燕群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醫學康復科
-
(1)俯臥位:1頭伸展,上肢肩關節外旋位抬起上肢,可以促通脊柱和上肢關節的伸展。2頭伸展,前臂旋外,肘關節伸展,在肩關節外旋位使上肢水平位外展,就可促通脊柱伸展、手指伸展、下肢的外展。3頭伸展向一側回旋和屈曲顏面側下肢外展,就能促通上肢向上方運動。 (2)仰臥位:將痙攣型不重、頸部和肩胛帶退縮的幼兒,如將其外展位的下肢向腹部屈膝時,則向前方伸出的兩手就會容易地合到中間位了。 (3)坐位:1對伸腿長坐位患兒,使之在髖關節充分屈曲軀干,就可以促通脊柱的伸展和頭部抬舉。7用內旋上肢保持內收位穩定肩胛帶,可以促通向坐位拉起,復原到仰臥他的頭控制。3按壓胸骨使胸椎成圓形背,可抑制頭部、肩腫帶的退縮,使頭和上肢向前方。 (4)膝立位、立位:1前臂內收和肩關節完全內旋,再屈曲胸椎,能抑制手足徐動型伸肌孿性,膝關節的過伸展動作。2上肢外旋位伸展,稍向后方保持在對角線上時,對痙攣型可抑制軀干、筋關節及下肢的孿性,并可促通脊柱的伸展和破關節及下肢的外旋、外展位伸展。 以上手技針對痙攣性、僵硬性、間斷性的肌痙攣程度可單獨或組合使用。一般重度者多用抑制為目的的操作;中等度者則在抑制的同時加用促通因素;輕度者在用促通的同時一面考慮用抑制手技。應用上述近體位控制關鍵點開始,隨治療進展漸漸以被動的保持來減少操作,并移向肘、手、手指、膝關節、足關節、足趾遠端部位。應注意對患兒不要過于協助。
2024-10-15 19:0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