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血管患者要注意防暑防寒,是因為溫度變化會影響血管舒縮、血壓波動、血液黏稠度、代謝水平和免疫功能等。日常還需注意飲食、運動、情緒、定期復查等方面。 1.溫度影響血管舒縮:高溫或寒冷會導致血管過度擴張或收縮,增加血管破裂或堵塞風險。 2.血壓波動:溫度變化易引起血壓不穩定,加重腦血管負擔。 3.血液黏稠度改變:寒冷時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 4.影響代謝:高溫或低溫會影響機體代謝,不利于腦血管功能恢復。 5.免疫功能變化:極端溫度可能削弱免疫,增加感染機會,間接影響腦血管健康。 6.飲食:低鹽、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保持營養均衡。 7.運動:適量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增強體質。 8.情緒:保持平和心態,避免激動、緊張、焦慮。 9.定期復查:監測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腦血管患者要重視防暑防寒,做好多方面的日常注意事項,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17 17: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腦血管患者日常要特別注意防暑防寒。 氣溫驟降的時候,特別是氣溫下降10℃,腦中風、腦梗塞的患者會大幅度上升。這是因為心腦血管患者對氣溫變化特別敏感,而這些人本身年齡偏大,對氣溫的變化身體來不及及時調整,當血管發生強烈痙攣時,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破裂就變成腦出血,而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如果本身有血栓的話,那么血管痙攣時,血管腔隙狹窄,血栓塞在大腦血管,就會發生腦梗塞。 所以,心腦血管患者最怕“寒冷”,一旦寒流來臨,神經科醫生就應立即告之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見到太陽才出門,晚上天黑之前要回家。天冷時,晨練和休閑在室外不宜過早或過晚,避免激烈運動。 同樣,在夏季7月至9月37℃以上時,酷暑讓人體溫上升,全身的毛細血管擴張,心臟泵不出足夠的血液供應大腦所需,血流動力不足,就會出現腦梗塞。在廣州,相對于春秋兩季,嚴寒和酷暑腦血管病人較為集中。寒流來臨時,注意保暖,老年人見到陽光才出門,天黑以前要回家。
2024-10-17 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