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兒吐奶可能由生理因素、喂養不當、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感染等原因引起。 1. 生理因素:嬰兒的胃容量較小且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吃奶后容易出現吐奶。 2. 喂養不當:喂奶時速度過快、喂奶量過多、奶嘴孔過大或喂奶后立即平放等,都可能導致嬰兒吐奶。 3. 胃食管反流:嬰兒食管下括約肌功能不全,胃內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引起吐奶。 4. 消化不良:嬰兒腸胃功能較弱,如果喂養的奶液不易消化,或腹部著涼,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導致吐奶。 5. 感染:如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炎癥刺激可能影響嬰兒的消化功能,導致吐奶,還可能伴有發熱、腹瀉等癥狀。 總之,嬰兒吐奶的原因較多。如果嬰兒吐奶頻繁、量大,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
2024-10-22 12: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小春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新生兒外科
-
吐奶則因多跟疾病有關,如果未除去病因,吐奶的現象是不會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而有所緩解的。如,肥厚性幽門狹窄的患兒嘔吐在出生后2~4周出現,少數于出生后1周發病,也有遲至出生后2-3個月發病者,開始為溢奶,逐漸加重呈噴射狀嘔吐,幾乎每次喂奶后半小時內即吐,自口鼻涌出,吐出物為帶凝塊的奶汁,不含膽汁,少數可含咖啡樣物或帶血;先天性腸道閉鎖的患兒,在出生后24小時內,可出現頻繁發作的嘔吐,嘔吐物含糞渣和膽汁樣物,并有上腹脹及可見到胃和腸型;患有肛門直腸閉鎖的患兒,往往在出生后24-36小時無排便,有腹脹,且嘔吐,嘔吐物帶有含糞渣和膽汁樣物。另外,當嬰兒患有顱內疾病如腦膜炎、腦炎、腦損傷、顱內出血時,亦可出現吐奶癥狀,患有腦部疾病的患兒除了有吐奶現象外,通常還伴有其他癥狀,如咳嗽、腹瀉、驚悸、發熱、抽搐等。
2024-10-23 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