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考前焦慮癥是指在面臨重要考試前,個體產生的過度緊張、擔憂、不安等情緒狀態,常伴有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失眠等。其成因包括自身壓力、家庭期望、對失敗的恐懼、缺乏自信、考試準備不足等。 1.自身壓力:考生對自己要求過高,過度追求完美成績,導致心理負擔過重。 2.家庭期望:父母過高的期望使考生擔心辜負家人,增加心理壓力。 3.對失敗的恐懼:害怕考試失利帶來的不良后果,如被批評、影響升學等。 4.缺乏自信: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覺得難以應對考試。 5.考試準備不足:知識掌握不扎實,心里沒底,從而產生焦慮。 總之,考前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考生要正確認識,積極調整心態,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家長和老師也要給予理解和支持,幫助考生順利度過考試階段。
2024-10-13 12: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璐璐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心理科
-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高考的成敗與個人將來的發展有著較大關聯。因此,當考生面對高考時出現會焦慮情緒。焦慮是在應激狀態下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指在預料到事件將會產生不良后果,主觀預料或意識到將會遭遇失利,或預感到將會發生對象不明確或根本不存在的模糊性威脅時,人們出現的焦慮。適度的焦慮對考生也有一定好處。適當的焦慮能激發和加強人們在體能和智能等方面的潛能,督促考生認真復習,力求考出好成績,但是發展成考前焦慮癥的患者情緒上表現為極度恐懼、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還會對噪音非常敏感,同時產生過度擔心的想法。而這些心理上的體驗還會投射到軀體上,使軀體出現不適。
2024-10-13 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