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靈恩
徐匯區虹梅地段醫院
一級
兒科
-
新生兒窒息與新生兒呼吸暫停在發生機制、表現、后果、誘因及處理方式上存在差異。 1.發生機制:新生兒窒息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缺氧和酸中毒,影響全身器官功能;新生兒呼吸暫停則是呼吸停止時間超過 20 秒,并伴有心率減慢或發紺。 2.表現:窒息時新生兒面色青紫,心跳減弱;呼吸暫停時呼吸停止,可能伴有心率改變。 3.后果:窒息嚴重可致腦損傷等多器官損害;呼吸暫停頻繁發生也會影響腦發育。 4.誘因:窒息多由產程異常、胎盤異常等引起;呼吸暫停常見于早產、感染等。 5.處理方式:窒息需立即復蘇,保持呼吸道通暢等;呼吸暫停可能需使用咖啡因等藥物。 總之,新生兒窒息和呼吸暫停都是危險情況,需要密切監測和及時處理,以保障新生兒的健康。
2024-11-24 13: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為民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癥狀,是指嬰兒由于產前、產時或產后的各種病因,使胎兒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環障礙,導致生后1分鐘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呼吸,以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的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兒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兒呼吸暫停是指早產兒呼吸停止超過20秒,足月小兒呼吸停止超過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過15~20秒,但伴有心跳減慢,皮膚青紫或蒼白,肌肉張力減低。呼吸暫停是一種嚴重現象,如不及時處理,長時間缺氧,可引起腦損害,對將來小兒智力發育是有影響的。本病早產兒發病率高。
2024-11-25 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