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良好的社會氛圍對于幫助有自殺傾向的人至關重要,包括理解包容、關愛支持、積極引導、知識普及、及時干預等。 1.理解包容:社會大眾應摒棄偏見,不以異樣眼光看待有自殺傾向的人,尊重他們的感受和情緒。 2.關愛支持:家人、朋友和鄰里給予溫暖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不孤單,有人愿意陪伴度過難關。 3.積極引導:通過正面的榜樣力量,鼓勵他們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看到生活中的希望。 4.知識普及:廣泛傳播心理健康知識,讓人們了解自殺傾向產生的原因和應對方法。 5.及時干預:建立有效的危機干預機制,一旦發現有人有自殺傾向,能迅速提供專業幫助。 營造一個充滿理解、關愛和支持的社會氛圍,能夠為有自殺傾向的人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幫助他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2024-10-23 12: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勇強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社會應該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大家在健康、舒適的空間中,一起工作、努,使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對大家的工作起到激勵的作用。 其次,社會各階層建立各種危機干預網絡和熱線,電話熱線有實用、方便、及時、匿名、有效、普及等特點, 在幫助處于危機之中的人渡過難關、恢復心理平衡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和干預的技術。熱線服務對于危機干預和自殺預防有積極的作用。 第三,社會還可以鼓勵一些民間的慈善團體、義工、專業人士等組建成一個預防自殺的機構,提供一些便利的渠道,讓自殺者進行求助。幫助一些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人,把他們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
2024-10-23 15:0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