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在秋季經常拉肚子,主要與季節變化、飲食不當、病毒感染、腸道菌群失調、腹部著涼等有關。 1.季節變化: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孩子的腸胃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容易出現功能紊亂,導致拉肚子。 2.飲食不當:秋季水果豐富,孩子如果過量食用生冷水果,或飲食不潔,都可能引發腸道問題。 3.病毒感染:輪狀病毒在秋季較為活躍,孩子容易感染,從而出現腹瀉癥狀。 4.腸道菌群失調:換季時孩子腸道內菌群平衡可能被打破,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引起拉肚子。 5.腹部著涼:秋季早晚溫差大,孩子衣物增減不及時,腹部著涼后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導致腹瀉。 總之,孩子秋季拉肚子的原因多樣。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保暖,一旦出現拉肚子的情況,若癥狀較輕,可先調整飲食觀察;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2024-10-09 17: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婉兒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消化科
-
秋季腹瀉是一種腸道的輪狀病毒傳染病,和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不一樣,它的源頭并不是來自變質、被污染的食物,主要還是通過空氣里的飛沫傳播,患兒的玩具、餐具沾上帶有輪狀病毒的飛沫,也可能成為間接的傳播媒介。 秋季腹瀉的發生與天氣轉涼有密切關系,家家關門閉戶,孩子活動場所也常常局限在室內,空氣流通性不好,病毒的生長和繁衍加快,疾病因此高發。在北方,秋季腹瀉一般在立秋后多見,患兒主要集中在6月齡到2歲之間,3月齡以內的小孩腹瀉可能是食物不耐受、消化不良等其他原因,而非輪狀病毒感染。 因為病毒感染的緣故,秋季腹瀉還與一般腹瀉存在明顯差別,即通常先出現咳嗽、發熱、嘔吐,幾天后再突然腹瀉。很多家長以為是吃藥引起的腹瀉,實際上病毒的潛伏期就是2-3天,過了這個時間,病毒就會發作。秋季腹瀉的大便要么呈水樣便,要么是蛋花湯樣便,患者病程平均為5-7天,有的孩子體質強2、3天就能好轉,有的卻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如中毒性腦病等。 如果小孩三更半夜發病,只要沒有高燒、劇烈嘔吐的癥狀,可以先在家吃一點思密達止瀉和口服補液等,等第二天再上醫院看病。
2024-10-10 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