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預防精神病患者出現危險行為,需從密切觀察病情、提供良好環境、加強心理支持、確保治療依從性、注意家庭關懷等方面著手。 1.密切觀察病情:定時觀察患者的情緒、行為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如突然的情緒低落、煩躁不安等。 2.提供良好環境:保持生活環境的安靜、舒適、整潔,減少刺激因素。 3.加強心理支持:耐心傾聽患者的想法和感受,給予鼓勵和安慰。 4.確保治療依從性:監督患者按時按量服藥,不可擅自增減藥量。常用藥物有利培酮、奧氮平、阿立哌唑等。 5.注意家庭關懷:家庭成員要給予充分的關愛和支持,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總之,預防精神病患者出現危險行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患者自身、家屬及醫護人員共同協作,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2024-10-22 16: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雪儀 副主任護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普通內科
-
預防精神病患者自殺,首先要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工作和居住的環境要舒適溫馨,可以擺放一些色彩鮮明的畫、鮮花,空氣要流通,光線要充足,給患者營造出一種自信和希望的氛圍。如果患者有自殺的傾向,最好能做到24小時陪護,包括其睡覺的時候最好也能陪在身邊。周圍要有安全設施,如門窗要加設防護欄,一些利器要藏好,保證患者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
2024-10-22 22:4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