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才 副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NICU
-
口水”在醫學上稱為“唾液”,由唾液腺所分泌。新生兒由于唾液腺發育尚未完善,故很少流口水。嬰兒只吃奶,涎腺細胞還不發達,唾液分泌很少,到了四五個月以后,小兒開始吃輔食,增加了咀嚼,飲食中逐漸補充了含淀粉的食物,這些食物能刺激唾液腺,使唾液分泌明顯增加,同時乳牙也開始萌出,牙齦受到刺激,引起神經反射作用,這些都會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可是小兒的口腔淺,又不會把多余的口水及時吞咽下去,過多的口水就會順著嘴角流出來。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等到兩歲半以后,滿口乳牙長齊了,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改善。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則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這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須進行診治。例如:孩子患感冒、傷風、呼吸不暢時,常用口呼吸,會導致流口水。口腔黏膜發炎時,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會增多;還有個別孩子,因大腦智力發育不全或有內分泌系統病變,也可表現為流口水,應到小兒科就診。對于流涎的孩子,衣領、衣襟應該勤換、勤洗。及時用干凈柔軟的手帕或紙巾擦掉口水。如果唇周、下頜及頸部皮膚已呈潮紅甚至脫皮者,應常用溫水洗凈局部,再涂上少許軟膏。
2017-07-25 10: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