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包皮過長伴包莖過敏、尿道感染如何處理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我的兒子現在有點兒包皮太長了,比別人長了2.4厘米,現在我發現了寶寶的包莖也有點兒過敏,尿尿的時候發現了還有點兒分叉,而且尿道也感染了起來,嗨場痛苦。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劍 主治醫師
成都九龍醫院
男科
-
小兒包皮過長伴包莖過敏、尿道感染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衛生習慣不良、包皮垢積聚、細菌感染等。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日常護理、藥物治療和必要時的手術。 1. 衛生習慣:要教導孩子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清洗外生殖器,將包皮輕輕翻開,清除包皮垢。 2. 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以控制感染。同時,可使用外用藥物,如碘伏進行局部消毒。 3. 包莖處理:若包莖嚴重影響排尿或反復感染,可能需要進行包皮環切手術。 4. 飲食調整:鼓勵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尿常規等檢查,了解病情恢復情況。 總之,家長要重視孩子的這一問題,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以促進孩子早日康復。
2016-08-15 11: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最佳排尿頻率:一小時排一次最健康 人何時排尿多久排一次沒有一定之規。習慣的做法如下: 尿脹了(即膀胱充盈)就入廁。不過現在有了說法,如果你不想成為膀胱癌患者的話,你得記住醫學專家的最新忠告:每小時排尿一次,不管有無尿意。美國國立身體中毒研究所的專家為此所作的解釋是,膀胱患癌的可能性和尿液在膀胱中待的時間成正比。原來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化學物質,此種物質可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毀壞其細胞,促發其癌變。研究人員將每小時排出的尿液和相隔2~3小時排出的尿液相比較,后者所含的致癌物相當多,所以建議每小時排尿1次,可有效減小膀胱生癌的危險。 巧排殘余尿: 尿液若排不盡,易誘發尿路感染,成為患病的一大禍根。如何才能將殘余尿排盡呢,專家介紹幾點技巧: 解完小便后,用手指在陰囊與肛部之間的會陰部位擠壓一下。這樣不僅能排出殘余尿,而且對患有前列腺炎的人頗有好處。 勤做提肛動作,以增強會陰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縮力,可以推動殘余尿盡快排出。 男人最佳排尿方式:蹲位排尿有講究 對于男人來說,若能像女性那樣改為下蹲式排尿,將使你少受癌癥之害。原來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運動及其相關反射,加速腸內廢物清除,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致癌物的重吸收減小,從而保護腸粘膜少受致癌物的毒害。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下蹲排尿男性的患癌率較站立排尿者下降40%,這也是習慣取蹲位的印度男子腸癌發病率低的奧秘之一。 男性尿分叉說明了什么 不少男性很關心尿分叉的問題,尿分叉的現象究竟說明了怎樣一種身體狀況呢?尿分叉有可能是哪些疾病產生的呢? 尿分叉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偶發性的尿分叉,這屬于生理性尿分叉;另一種是長期性的尿分叉,這屬于病理性尿分叉。 偶發或一時性的,這大多與疾病無關,主要是由于尿道或尿道開口處臨時有阻塞,比如一整夜尿積存于膀胱內,膀胱內壓力大,尿排出時力量大,使尿道口形態暫時改變導致尿分叉。此外,男性射棈后因部分精液還殘存在尿道中,海綿體沖血尚未完全消失,導致尿流不暢。這些情況均屬暫時的排尿變化,不是病態,也不必疑慮。 病理性尿分叉是經常的或長期的排尿分叉,很可能與一些疾病相關。長期排尿分叉大多由于后尿道或尿道口處狹窄,或因慢性炎癥后形成瘢痕,導致尿液不能通暢排出。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期間,由于尿道沖血、腫脹、分泌物增多,可影響尿液的通暢而出現分叉現象。
2024-10-14 16: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包皮? 包皮是指陰莖皮膚在陰莖頭處褶成雙層的皮膚。如果到了成年,包皮口狹窄,或包皮與陰莖頭仍然粘連,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尿道口或陰莖頭,在醫學上稱之為包莖。如果包皮蓋住尿道外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外口和龜頭,稱為包皮過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