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腱鞘炎是一種常見的手部疾病,多由于手部過度活動、外傷、感染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局部封閉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休息制動:減少患病部位的活動,避免進一步損傷,讓肌腱得到充分休息。 2.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超聲波治療等,可緩解疼痛和炎癥。 3.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 4.局部封閉治療:將糖皮質激素和局部麻醉藥注射到腱鞘內,緩解疼痛和炎癥。 5.手術治療:對于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進行腱鞘切開減壓術。 腱鞘炎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4 11: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人的每一只手有28塊骨頭,24條從前臂來的長肌腱和18塊手內小肌肉,借助韌帶、關節和皮膚聯成一個整體。在手部某些肌腱的外面包著一層纖維組織,稱為腱鞘。它具有維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動的功能。當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復、過度活動時,使肌腱和腱鞘之間經常發生摩擦,以致水腫、纖維性變,引起內腔狹窄。由于肌腱在腱鞘內活動時,通過的徑道狹窄,從而出現疼痛和運動障礙,這就是腱鞘炎,又有狹窄性腱鞘炎之稱。腱鞘炎是一種常見病,以手腕部的橈骨下端外展拇長肌與伸拇短肌的總腱鞘,以及第一掌骨頭的屈拇長肌腱鞘兩處最常見于香煙廠的女工、包裝工、裝訂工;縫紉工、繕寫員、家庭婦女、畫家等。常見的腱鞘炎有以下兩種。(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本病起病緩慢,逐漸加重,出現腕部拇指一側的骨突(橈骨莖突)處及拇指周圍疼痛,拇指活動受阻,在橈骨莖突處有壓痛及摩擦感,有時在橈骨莖突有輕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結節。若把拇指緊握在其他四指內,并向腕的內側(尺側)作屈腕活動,則橈骨莖突處出現劇烈疼痛。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腫脹。當腫大的肌腱通過狹窄的腱鞘這一“隧道”時,拇指在屈仲時,會發生響聲,對此又有“彈響指”之稱。(2)屈指肌腱腱鞘炎多發生于拇指與中指。患指屈伸功能障礙,清晨醒來時特別明顯,活動后能減輕或消失。疼痛有時向腕部放射。掌指關節屈曲可有壓痛,有時可觸到增厚的腱鞘、狀如豌豆大小的結節。當彎曲患指時,突然停留在半彎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樣,酸痛難忍,用另一手協助扳動后,手指又能活動,產生像扳槍機樣的動作及彈響,故也有“扳機指”或“彈響指”之稱。腱鞘炎的治療方法有:早期減輕手指的活動,使局部得到休息;推拿、針灸有一定療效;用醋酸氫化考的松、醋酸曲安奈德或醋酸強酌松龍0.25毫升注入腱鞘內進行局封,有較好療效;對病程較長,反復發作,上述療法無效者,可切開狹窄部分腱鞘,并行部分切除,使腱鞘不再擠壓肌腱,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2024-10-14 11: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鞘炎是骨髓炎中的一種,一般來說,化膿性腱鞘炎多因外傷和刺傷引起(如魚刺),而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時也為大腸桿菌或鏈球菌,其癥狀表現主要是手指或手掌疼痛,局部發燒,伸直或曲直都有疼痛,如果感染波及皮下組織,同時會伴有紅腫。其感染可以沿腱鞘蔓延至大肌腹,局部穿刺有時有膿液,而X線拍片骨多無明顯改變,若在病變晚期,可有骨與關節的破壞。在此,專家提醒,若用抗生素中西醫結合治療無效,早期手術,病灶清除,持續沖洗是最有效的方法。小的傷口之所以引起骨髓炎,多是由于受傷當初或病癥初期沒有進行正確徹底的治療或是治療過程出現錯誤才引起的。因此,一旦被刺傷,對被刺的部位要進行正確細心的處理,切不可粗心大意,因為一根小小的魚刺而花費上千元,既浪費也給手留下疤痕。如何緩解癥狀?1、防止過多使用拇指,用力做捏、推動作太久。2、多利用手掌承托物件而避免用拇指與手指捏、提。3、減少用拇指做推、擦的動作。4、把需要用很大力氣才能捏住的器具換成較大手柄的器具。5、避免用拇指及手指抓取沉重物件。6、也可以到醫院采用理療、針灸等方法,但是療效很難說。7、在醫生的指導下局部注射醋酸氫液尼松,療效很好。腱鞘炎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于手指、手腕及肘部。選擇一塊面積稍大于腱鞘炎病變部位的觀賞仙人掌,除去毛刺,再將一面的表皮層刮掉,把除去表層的一面在病變部位貼敷,用醫用膠布固定。隔日換1次新鮮的仙人掌,一般換3次,腫塊便自動消失治療建議腱鞘炎的治療:患處可用熱療、按摩及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別要減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勞動。局部封閉治療,可使早期腱鞘炎得到緩解,每周封閉一次。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或反復發作時,應做腱鞘切開術,術后應早期做屈伸手指活動,防止肌腱粘連。術后1個月內免手工勞動。
2024-10-14 11: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醫生建議:你好!建議你使用吲哚美辛搽劑(萬特力),可以肌肉痛、肩部僵硬酸痛、腰痛、關節痛、腱鞘炎(手和腕部疼痛)、肘部疼痛(網球肘等)及跌打損傷、扭傷引起的疼痛。一日1-4次,適量涂于患處。每日不超過4次。平時.手腕關節做360度的旋轉;或將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來回多做幾次或將手指反壓或手掌反壓幾下,都可以有效緩解手部的酸痛。感覺身體關節疲勞時可以泡熱水澡,舒解一下緊繃的肌肉,或是在酸痛的部位進行熱敷。
2024-10-14 11: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什么是腱鞘炎,常易發生于哪些部位?�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雙層套管樣密閉的滑膜管,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它分兩層包繞著肌腱,兩層之間有一空腔即滑液腔,內有腱鞘滑液.內層與肌腱緊密相貼,外層襯于腱纖維鞘里面,共同與骨面愈合,具有固定,保護和潤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壓迫的作用.腱鞘位于手和足部的關節附近,肌肉長腱的周圍.由于這些部位活動頻繁,損傷機會多,倘若不注意,長期的摩擦,慢性勞損或寒冷等刺激,可使肌腱與腱鞘發生無菌性炎性反應,局部出現滲出,水腫.久之腱鞘機化,鞘壁肥厚,管腔狹窄,肌腱在腱鞘內活動受限而引起臨床癥狀(疼痛和功能障礙)的即為腱鞘炎.腱鞘炎常發生的部位是橈骨莖突處,屈指肌腱處,橈側伸腕肌腱處(腕關節背側及腕骨上等),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處等.腱鞘炎如何分型?�腱鞘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實質上它是腱鞘與肌腱共同的炎癥.腱鞘炎共有以下5種類型,其中后兩種比較少見.(1)狹窄性腱鞘炎:多發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腱鞘,稱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發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稱為“扳機指”.雖然腱鞘滑膜分泌滑液潤滑腱鞘,但某些特殊的動作反復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木工,舉重工,餐廳服務員,手工操作者等.由于上述腱鞘起著滑車的作用,摩擦最大,最易受損,表現為腱鞘的增厚,影響肌腱的正常活動.狹窄性腱鞘炎也可能是某些靜止型或亞臨床型膠原疾病的結果.(2)急性纖維性腱鞘炎:也稱為摩擦音滑膜炎.病變的部位是在滑膜周圍的結締組織中,可見水腫,充血,白細胞與漿細胞浸潤.本病的特點為有一種柔軟的摩擦音,這是由于結締組織的原纖維在水腫的肌腱周圍摩擦引起的.最常見的部位是腕上部,特點是橈側腕伸長短肌腱與拇長展肌,拇短伸肌的肌腹處最易產生,也稱捻發音腱鞘炎.(3)急性漿液性腱鞘炎:也叫風濕性腱鞘炎,是全身性風濕的一部分,為急性風濕熱的一種反應.患者有高熱,關節痛,腫,積液,其中最主要的病變為風濕性心肌炎.退熱后則腱鞘的漿液滲出吸收,腱鞘炎自愈.(4)急性化膿性腱鞘炎:常發生在外傷以后,特別是穿刺傷,多發生在腕和手指的屈肌腱.感染的早期是腱鞘的滑膜炎,接著肌腱失去光澤,變成灰色或綠色,同時被膿液浸潤壞死.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鏈球菌.(5)結核性腱鞘炎:為結核桿菌感染所致.首先侵犯腱鞘的滑膜,由掌部沿尺側和橈側滑囊經腕管向上蔓延至前臂.腱鞘因結核肉芽組織浸潤而肥厚,鞘內含有黃色滲出液及黃色米粒體.逐漸地肌腱也被肉芽組織浸潤形成結節肥大,失去原有的光滑能動機能.當肉芽組織侵及其他腱鞘與神經時可引起屈指及感覺障礙.什么是橈骨莖突腱鞘炎?�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同居一腱鞘內,在橈骨莖突的橈側越過,此腱鞘可由于慢性損傷的刺激而增厚狹窄,特別是那些用腕關節活動過多的工作者容易發生本病.本病好發于30~50歲年齡,女∶男約為10∶1,這可能與女性橈腕活動更多有關.此外,類風濕病變可能與發病有關.橈骨莖突腱鞘炎最常見的表現是橈骨莖突處的疼痛和壓痛.疼痛可沿拇指向遠處放射,向近端放射到前臂,拇指活動時則加重,腕背伸,掌屈,拇指外展以及使腱鞘內張力增加的動作均可產生疼痛.在橈骨莖突處可以觀察到腫脹,有時可觸及增厚的纖維管道.握拳尺偏試驗(Finkelstain征)常呈陽性:拇指握于掌心,握拳,腕關節向尺側側屈,此時橈骨莖突處出現劇痛.如何治療橈骨莖突腱鞘炎?�對橈骨莖突腱鞘炎的保守治療為采用夾板固定休息,局部封閉和手法治療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的頑固性疼痛者可手術把腱鞘切開或者作部分切除.術后48h去除加壓包扎,鼓勵早期活動.但部分病人術后癥狀不能完全解除,其原因可以有:①橈神經淺感覺支損傷,形成神經瘤;②腱鞘切除過多,肌腱向掌側滑脫(半脫位);③沒有查清和處理迷走肌腱及其腱鞘;④縱向切開皮膚,疤痕增生.腱鞘囊腫如何防治?�腱鞘囊腫是指發生在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狀物質的良性腫塊,分為單房性和多房性.囊壁的外層為纖維組織構成,內層為白色光滑的滑膜所覆蓋,囊內充滿著淡黃色澄清的膠凍狀粘液.囊的基底部與腱鞘緊密粘連.本病多發于腕背部,足背部及膝關節等處.青壯年尤其是女性多見.囊腫大多是逐漸發生的,與長期的勞損有關,生長緩慢.表現為局部腫塊隆起,狀如小豆至乒乓球大小不等,觸之腫塊堅硬呈半球形.表面光滑飽滿與皮膚無粘連,壓之有酸脹或痛感.本病的治療可采用刺破或擊,壓,擠破囊壁的辦法,將囊液擠入皮下,待其自行吸收.亦可用粗針頭抽出膠狀囊液,注入考的松類藥物,可暫時緩解癥狀,較易復發.必要時可行手術將囊腫切除,若切除不夠徹底,術后也有復發的可能.
2024-10-15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