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癱是一種由于腦部損傷導致的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性疾病。孩子患上腦癱后,治愈的可能性因多種因素而異,包括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時機、康復訓練的科學性和持續性、家庭支持以及孩子自身的身體條件等。 1. 病情嚴重程度:輕度腦癱患兒經過積極治療和康復訓練,癥狀可能得到明顯改善,甚至接近正常。而重度腦癱患兒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質量。 2. 治療時機:早期診斷和干預至關重要。出生后 6 個月內開始治療,效果通常較好。 3. 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需要長期堅持。 4. 家庭支持: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關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康復環境,對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 5. 孩子自身身體條件:身體素質較好、適應能力強的孩子,治療效果可能更理想。 總之,腦癱雖然治療難度較大,但通過綜合治療和康復訓練,很多患兒能夠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家長應樹立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為孩子爭取更好的預后。
2024-10-22 16: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腦癱并不是不治之癥,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腦癱是可以治愈的。現在干細胞移植療法給諸多的腦癱患者帶來了希望。干細胞移植治療法相對于藥物治療來說,副作用小,從科學原理上講,干細胞容易使腦部細胞吸收,就猶如氣管炎患者吃藥效果較差,而霧化效果較佳的原理是一樣的。藥物治療是通過口服或注射藥物,而藥物在到達它的目的地的中途,往往會造成成分的流失和時間的拖延。所有以干細胞移植治療法從科學原理上講是相對于其他療法更有效的,當然干細胞移植治療后還是需要通過日后的訓練來加以鞏固的,這樣才能雙管齊下,更有效地“對抗”腦癱。
2024-10-22 16: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洪剛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先天性斜頸又叫胸鎖乳突肌性斜頸。一般生后10天左右發現頭總是歪向一側,頸部有很硬的包塊,B超兩側胸鎖乳突肌發現一側增厚。此病早期可以按摩治愈,一方面可以將攣縮的胸鎖乳突肌(疙瘩)按回去,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臉和頭偏斜。本人供職于河北省兒童醫院,專業按摩治療小兒斜頸,治愈率100%。一周歲以后按摩不會治愈了,應盡早手術治療。雖然手術不是最佳方案,但按摩不好也得做。手術很簡單,麻醉后切斷患側的胸鎖乳突肌即可,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但是術后康復也很重要。需要佩戴矯形支具半年左右,孩子很受罪。因此家長應該重視,找專業醫生按摩好。
2024-10-22 16: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要絕望,現在的科學這么發達。不要太擔憂了。得了腦癱是需要及時治療的,發現的早,就治療的快,平時可以多和寶寶交流一下,和寶寶說話的時候眼睛要和寶寶的對視,平時可以多給寶寶做做被動操。
2024-10-22 16: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腦癱發病多在出生前或嬰兒期,病因有:產傷、新生兒核黃膽,腦缺氧;早產等。癥狀主要是肌張力增強,外展困難,重者可見肌肉強直、攣縮、關節保持屈曲姿勢。輕者可見手的精細動作差,行走時腳后跟不能著地。此類患者多伴有語言發育及構音障礙以及斜視,約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礙。腦癱會造成運動發育遲緩。出生3個月后仍不活躍,不好動,俯臥時手足無爬行動作;嬰兒出生4-6月后手仍緊張握。慌張步態、剪刀步態等。很多藥物不能夠直接透進血腦屏障,不能產生直接的藥效作用,利用康復鍛煉也只能提高腦癱弱智兒童的模仿能力,改善部分運動能力。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中藥龜-龍-腦康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有利于促進腦細胞生長發育,孩子說話,走路和智力有希望恢復正常水平。有需要可直接”向其-咨詢”。
2024-10-22 20:1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