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或作用缺陷導致的疾病,可能由甲狀腺發育異常、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甲狀腺激素轉運異常、母親因素、其他因素等引起。 1.甲狀腺發育異常:包括甲狀腺缺如、發育不全或異位等,這是較為常見的原因。 2.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如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缺陷、碘轉運異常等。 3.甲狀腺激素轉運異常:某些蛋白質異常導致甲狀腺激素無法正常運輸到細胞內發揮作用。 4.母親因素:母親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抗體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甲狀腺功能。 5.其他因素:如中樞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新生兒暫時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總之,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以避免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0-22 15: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是由于患兒甲狀腺先天性缺陷或因母孕期飲食中缺碘所致,前者稱散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后者稱地方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體格和智能發育障礙.是小兒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為碘和酪氨酸,碘離子被攝取進入甲狀腺上皮細胞后,經一系列酶的作用與酪氨酸結合.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和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控制,而血清中T4可通過負反饋作用降低垂體對TRH的反應性,減少TSH的分泌.甲狀腺素加速細胞內氧化過程;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酶活性;增進糖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氧化;促進鈣,磷在骨質中的合成代謝;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因此,當甲狀腺功能不足時,可引起代謝障礙,生理功能低下,生長發育遲緩,智能障礙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甲狀腺不發育或發育不全,可能與體內存在抑制甲狀腺細胞生長的免疫球蛋白有關;其次為甲狀腺素合成途徑中酶缺陷(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促甲狀腺激素缺陷與甲狀腺或靶器官反應低下所致者少見.目前繼發感染致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增多.這是發育緩慢原因造成的,與黃疸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你現在應該治療一下孩子的黃疸,吃一些甲狀腺方面的藥.不要有太大顧慮
2024-10-22 15: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甲狀腺不發育或發育不全,可能與體內存在抑制甲狀腺細胞生長的免疫球蛋白有關;其次為甲狀腺素合成途徑中酶缺陷(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促甲狀腺激素缺陷與甲狀腺或靶器官反應低下所致者少見.目前繼發感染致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增多.新生兒或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率大約1/4000活產嬰兒.最常見的原因是先天性甲狀腺缺失(無甲狀腺),需要終身治療.癥狀和體征包括有發紺,持續高膽紅素血癥,喂養困難,哭聲嘶啞,臍疝,呼吸困難,巨舌,囟門大以及骨骼發育遲緩.比較少見的,新生兒暫時的甲狀腺功能低下.通過常規的新生兒濾紙篩查程序的檢查,可以在通過臨床癥狀確診以前發現疾病.實驗室檢查包括測定血清甲狀腺素(T4)及甲狀腺刺激激素(TSH).確診后應立即用L-甲狀腺素治療并嚴密觀察.適當的開始劑量是每天口服10~15μg/kg(這樣能快速地達到正常的血清T4濃度),隨后在嬰兒期調整藥物劑量以維持血清T4濃度在10~15μg/dl(129~193nmol/L)之間.1歲以后,常用劑量是每天4~6μg/kg,維持血清T4和TSH滴定濃度在正常范圍內.必須注意防止藥物過量,以免產生醫源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經過治療,大多數嬰兒的運動和智能發育正常.
2024-10-22 15: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寶媽不要太過擔心,我的寶寶還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病,因為我懷他的時候醫生就說我有這個病,就一直吃藥,后來醫生說我是孕期甲減現在我沒吃藥了,就不曉得孩子的,我們出院時寶寶聽力測試也沒通過,現在都不知道他到底聽不聽的到,寶媽要堅強。
2024-10-22 15: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嬰兒甲狀腺功能低下怎么辦:嬰兒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由于患兒甲狀腺先天性缺陷或因母孕期飲食中缺碘所致,前者稱散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后者稱地方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體格和智能發育障礙.是小兒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為碘和酪氨酸,碘離子被攝取進入甲狀腺上皮細胞后,經一系列酶的作用與酪氨酸結合.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和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控制,而血清中T4可通過負反饋作用降低垂體對TRH的反應性,減少TSH的分泌. 甲狀腺素加速細胞內氧化過程;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酶活性;增進糖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氧化;促進鈣,磷在骨質中的合成代謝;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因此,當甲狀腺功能不足時,可引起代謝障礙,生理功能低下,生長發育遲緩,智能障礙等.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甲狀腺不發育或發育不全,可能與體內存在抑制甲狀腺細胞生長的免疫球蛋白有關;其次為甲狀腺素合成途徑中酶缺陷(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促甲狀腺激素缺陷與甲狀腺或靶器官反應低下所致者少見.目前繼發感染致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增多. 散發性嬰兒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因在胎內受健康母親甲狀腺激素的影響,出生時多無癥狀.癥狀出現的早晚與輕重同患兒甲狀腺組織多少及功能低下程度有關.無甲狀腺組織的患兒,生后1~3月內出現癥狀,有少量腺體者多于6個月后,偶可至4~5歲時才漸顯癥狀. 1.新生兒期.生理性黃疽時間延長多是新生兒最早出現的癥狀,同時伴有腹脹,便秘,臍征,反應遲鈍,喂養困難,哭聲低等. 2.典型病例.出現特殊面容和體態,表現為頭大,頸短,皮膚粗糙,面色蒼黃,頭發稀少而干枯,眼瞼浮腫,眼距寬,鼻梁寬平,舌大而寬厚,常伸出口外,形成特殊面容.患兒身材矮小,四肢短而軀干長,囪門關閉遲,出牙遲.神經系統方面表現為動作發育遲緩,智能發育低下,表情呆板.生理功能低下表現為精神,食欲差,嗜睡,少哭,少動,低體溫,脈搏與呼吸均緩慢,心音低鈍,腹脹,便秘,第二性征出現遲等. 3.地方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者.因胎兒期缺碘而不能合成足量的甲狀腺激素,嚴重地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臨床表現有兩種,一種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出現共濟失調,痙攣性癱瘓,聾啞和智力低下,而甲狀腺功能減低的其他表現不明顯.另一種以粘液性水腫為主,有特殊的面容和體態,智力發育落后而神經系統檢查正常. 實驗室檢查手和腕部X線片可見骨齡落后.血清膽固醇增高,血清蛋白結合碘降低,血清T4,T3降低,TSH增高.還可進行甲狀腺131碘吸收率測定和核素檢查. 不論何種原因引起者,都需用狀腺片終生治療,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開始劑量應根據病情輕重及年齡大小而有不同,并隨患兒發育情況,隨時調整劑量.療效取決于治療開始的早晚.
2024-10-22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