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發熱可能由感染、飲食不當、腹部著涼、過敏、腸道菌群失調等引起。 1.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如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等。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但要遵醫囑。 2.飲食不當:進食過多、過雜或不潔食物。調整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3.腹部著涼:注意腹部保暖,可熱敷。 4.過敏:對食物或環境中的某些物質過敏。避免接觸過敏原。 5.腸道菌群失調:使用益生菌調節,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 小兒腹瀉發熱家長需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如精神狀態、脫水情況等。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
2024-10-22 11: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常見多發性消化道疾病.治療本病宜分辯寒熱,審查虛實,消導固澀,調理脾胃,析因論治,增強療效.1:敷臍療法處方:吳茱萸80克,蒼術70克,肉桂,枯礬各30克,白胡椒20克.用法:藥研細末,每取5~7克,加陳醋適量調成糊狀,涂敷臍部,傷濕膏固定,日換1次,5次為1療程.療效:治單純性腹瀉,敷藥1~2療程,有效率達98.8%2:穴位貼藥療法處方,:蒼術,吳茱萸各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用法:藥研細末,加香油適量調和,貼敷神闕穴,紗布固定,日換1次
2024-10-22 11: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飲食療法:輕癥減少奶量,代以米湯、糖鹽水等;重癥應禁食8~24小時,并靜脈補液。 2、液體療法: (1)口服法:適用于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者。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脫水。 3、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藥物。 4、對癥治療:腹瀉可口服1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每歲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對癥處理
2024-10-22 11: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檢查化驗大便是消化不良還是腸炎.還要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導致的腸功能紊亂.如果是消化不良建議口服山麥健脾口服液,思密達等,嚴重看看醫生,輸液治療.延長喂奶的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喂水.如果在添加輔食應該暫停添加.或減少輔食添加.好轉后再循序漸進恢復.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化驗有炎癥建議抗炎治療.有發燒退燒治療,嚴重輸液治療.還要注意延長喂奶的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喂水.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
2024-10-22 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