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自閉癥存在康復的可能,但康復程度因個體差異而異,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早期干預、家庭支持、專業治療、個體特質和社會環境等。 1.早期干預:在幼兒時期盡早發現并進行專業的康復訓練,如語言訓練、社交技能培養等,能有效改善癥狀。 2.家庭支持:溫暖、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環境對自閉癥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 3.專業治療: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結構化教育等專業方法,幫助患者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4.個體特質:患者自身的智力水平、性格特點等也會影響康復效果。 5.社會環境:包容、友好的社會環境能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促進其融入社會。 總之,自閉癥的康復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雖然完全康復可能具有一定難度,但通過綜合的干預和治療,許多患者能夠在生活自理、社交互動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2 11: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兒童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由于兒童孤獨癥起病年齡早、癥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至今也沒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現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臨床上比較有效的具體干預方法有行為干預、結構化教育、語言訓練等。
2024-10-22 11: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只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就醫,聽從醫生的安排,康復并不是件難事。
2024-10-22 11: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自閉癥的病因1.自閉癥的神經心理學基礎分析自閉癥患者魏氏智力測驗的資料并與其它診斷的兒童比較,發現自閉癥患者在語文測驗之記憶分測驗得分不比其它診斷者差甚至更高,可是在理解分測驗,自閉癥兒童就比其它兒童差很多。就大部分自閉癥患者而言,其操作智商常高于語文智商。其它測驗也發現,大多數自閉癥兒童的視覺學習優于聽覺學習。例如有些自閉癥患者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卻會認字,會背課文,但卻不知道課文的意思,這表示視覺記憶很好,可是理解力差。然而也有部分自閉癥兒童的聽覺很敏感,對旋律的學習很強,聽覺學習優于視覺學習。筆者的資料顯示,視覺學習優于聽覺學習的比較多,約占85%。視覺學習快的孩子用視覺的方式教效果較佳。世界著名的TEACCH結構教學法就是強調教材以視覺方式呈現的實用教學方法。以神經心理病理學的角度探討自閉癥的核心或原發缺陷,有三個主要的假說。「心理理論(theoryofmind)」是指了解個人及他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意圖、信念、假裝、希望等心理狀態。患自閉癥的兒童很難通過「錯誤信念」測驗,很難理解別人的及自己的心理理論,因此心智理論缺陷是廣受注意與研究的假設,此一假設可以用來解釋自閉癥患者的溝通障礙和社會互動人際障礙,但難以解釋同一性及反復的行為。「執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是指計畫行動、沖動控制、抑制反應等功能。自閉癥患者的仿說、反復性的思考和動作、缺少計畫、難以抑制不適當的反應等,都符合執行功能缺陷的假說,但只能間接解釋自閉癥的社交及溝通障礙。第三個假說是「中心聚合缺陷(centralcoherencedeficit)的假說」。這項假說主要是針對自閉癥患的智能不均衡,常有數字、繪圖、記憶、視覺空間等的智能的火花而提出的。這個假說是指自閉癥患者,當信息的來源過多枝節時,無法將這些整合到較高層次來理解,而將注意力放在枝節上,以至于不能掌握整體或情境線索。過于注意自閉癥次要特征的解釋,是此假說的弱點。綜合而言,三種假說都無法圓滿的解釋所有自閉癥的癥狀,可能要將這些理論整合,尋求更合適或更基礎的理論,來解釋自閉癥。2.易并發自閉癥的身體疾病自閉癥是以行為特征來診斷的癥候群,其病因不明,如果某些身體疾病,尤其先天性或嬰幼兒期即出現的疾病,并發自閉癥的比例比一般人高,而自閉癥患者有該身體疾病的比例亦比一般人高,則該身體疾病可能提供自閉癥病因研究的重要訊息。根據自閉癥定義之寬或嚴,及尋求并發身體疾病方法之周密性,10~37%的自閉癥患者有身體疾病,而有些會傷害腦部的身體疾病較多表現自閉癥的行為特征,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先天性德國麻疹、幼兒痙攣、結節性硬化癥、大腦脂質沉積癥及苯酮尿癥等。先天性德國麻疹是在懷孕早期感染德國麻疹,病毒侵入成長中的胎兒而形成,這類兒童出現自閉癥的比例較一般兒童高200至450倍。但自閉癥患者只有1%有先天性德國麻疹,顯示它不是自閉癥的主要原因。幼兒痙攣是嬰兒出生后幾個月即發作的一種特殊型態的癲癇,典型的發作是幼兒突然出現像折彈簧刀或回教徒朝拜,頭、手和腳部折疊起來的痙攣發作,其腦波呈現彌漫性廣泛異常。患幼兒痙攣的兒童也較易患自閉癥。結節性硬化癥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患者出現癲癇、智能不足及在鼻子兩側出現皮脂腺瘤,身體出現白斑,在腦及腎臟長結節。這種病人出現自閉癥者達17~61%,而自閉癥患者中1~14%有結節性硬化癥。目前已知結節性硬化癥的基因在第15對染色體,因此第15對染色體也是尋找自閉癥基因的熱門染色體。苯酮尿癥等新陳代謝疾病是由于身體對某些成份的新陳代謝異常而破壞某些器官功能。苯酮尿癥若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會產生智能不足,也較易呈現自閉癥現象。大腦脂質沉積癥也是一種代謝異常,不過它所產生的不正常代謝物是脂肪性的,沉積在大腦細胞而破壞大腦細胞的功能,除了形成各種神經癥狀外也可呈現自閉癥特征。從代謝異常著手,目前也仍未突破自閉癥的病因。3.自閉癥的神經解剖學基礎到底腦子的哪一個部位出了差錯才會造成自閉癥呢?這一直是病因學探討的主題。然而一直到1980年代才有自閉癥患者死亡后大腦解剖的病理報告。這個病例解剖并沒有發現神經系統的某個部位缺少或多了一塊,而病人的小腦蚓部神經細胞的數目卻比正常人少。在1985和1986另有三篇報告報導了類似的結果。病人死亡之后才能解剖研究腦部的結構,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這項限制因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振掃描(MRI)而大為改善。可是由于自閉癥患者不容易合作接受檢查,再加上自閉癥患者不多,因此這類報告個案數較少。MRI檢查結果有的報告小腦體積較小,有的報告大腦的某些部位有萎縮的現象。直到1995年2月,日本的幾位學者有系統的收集了102位自閉癥患者和112位正常人比較其頭部MRI,結果發現自閉癥組的小腦蚓部第六、七小葉比正常人組的小腦體積來得小,他們也發現自閉癥組的腦干和正常組比較起來也有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一群研究者追蹤了十幾個兒童,他們在周歲前發現有發展遲緩并接受MRI定期追蹤,到三歲時醫生確定這些病人患有自閉癥,MRI發現這十幾個兒童在還沒診斷出自閉癥之前他們的腦體積就比較小了。然而小腦的體積較小和自閉癥有什么關系呢?小腦的體積比較小可以用來解釋一部份自閉癥的兒童在知覺運動上比較特殊的現象,也可以用來解釋部分注意力的問題,可是這些現象能夠解釋自閉癥兒童很特殊的語言溝通、人際互動以及認知缺陷嗎?譬如自閉癥的孩子不理人、仿說、記憶力優于抽象理解能力和小腦有什么關系呢?何況有一些小腦癥的患者,并沒有出現自閉癥的現象,因此小腦和自閉癥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很多的研究來厘清。文獻上,并不是所有的自閉癥報告都顯示與小腦有關,有些顯示橋腦異常,也有些報告大腦額葉、「海馬」或「胼胝體」的異常。因此自閉癥患者的腦到底出了什么問題,還在繼續研究。筆者認為自閉癥不是單純的一種病,可能有數個亞群,其腦部病變也不只一種,而是有好幾種可能性,有的發生在小腦、有的發生在大腦、有的在橋腦,但是他們可能有一個共同表現的機制,而呈現共同的自閉癥癥狀,但這個「機制」是什么?有待繼續研究。4.自閉癥的遺傳學基礎常有父母問:生了一個自閉癥的孩子之后,生下一個也是自閉癥孩子的機率有多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自閉癥患者智商的高低很重要,如果智商是較低的,其同胞也是自閉癥的機率約五十分之一;如果是高功能的自閉癥患者,其機率降到百分之一。這項資料暗示自閉癥和智能不足關系密切,要討論自閉癥的遺傳要先控制智能不足的因素。X染色體脆弱癥是X染色體長臂遠程有一段不易染色容易斷裂。X染色體脆弱癥的病人,雖然有描述他們是合作、愉快、情緒和行為都正常的,但有更多描述他們是過動、不專心、避開視線接觸、常同行為、自我傷害及攻擊,尤其是過動和不專心,80%以上的此癥男性患者都有此現象。由于出現溝通障礙和避開視線接觸、常同行為等自閉癥特征,部份X染色體脆弱癥的病人遂被診斷為自閉癥。但自閉癥有較嚴格之診斷條件,且各報告之診斷條件不完全相同,因而要統計到底X染色體脆弱癥男性患者有多少呈現自閉癥時,很難將已有之報告予以綜合比較。根據Bregman等人的綜合統計,六個研究532位男性X染色體脆弱癥病患,122位(23%)呈現自閉癥。該文亦統計十個研究594位自閉癥病人,50人(8.4%)呈現X染色體脆弱癥。但后續報告,自閉癥與X染色體脆弱癥的關系反而不如智能不足與X染色體脆弱癥的關系。除了上述X染色體之外,學者不斷報告自閉癥患者的形形色色染色體異常。綜合而言,除了第12、14和20對染色體之外,其余共19對及X、Y染色體都曾被報告出現在自閉癥患者身上,其中以15、X、7、10、16和17染色體較被注意。由于自閉癥患者之同胞亦為自閉癥之出現率為一般人口之75~150倍,及同卵雙胞胎患自閉癥之一致率為60~90%,而異卵雙胞胎患自閉癥之一致率僅0~10%,以此計算其遺傳率達91~93%。這些資料均顯示自閉癥和遺傳有密切的關系。現有數據顯示自閉癥并不符合單基因遺傳的特征,故自閉癥是多基因遺傳的可能性較大。英國的研究者大規模收集自閉癥患者及其一、二、三等親的行為特征,發現自閉癥在一等親之出現率較高,在二、三等親之出現率迅速大幅下降,據其資料推估,自閉癥的基因少則2個,多則可達10個,最可能是3個基因。歐美有數個中心聯合研究自閉癥的基因,曾報告自閉癥的基因在第7染色體,但接著又被推翻。在投入大量人力經費的跨國合作之下,加上人類基因圖譜初現,在未來幾年必然會有重大突破,然而即使找到基因,仍有更多后續研究要闡明基因-蛋白質-腦結構-腦功能-行為之關系。然而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個自閉癥患者,這顯示自閉癥是基因突變而來的占絕大多數,因此,從發現自閉癥基因到自閉癥的治療和預防,仍是一條漫長的研究之路。
2024-10-23 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