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偉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NICU
-
新生兒上肢肌張力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腦部損傷、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若發現此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07-15 11:56
1.【疾病原理】新生兒上肢肌張力高通常是由于大腦對肌肉的控制失調,導致肌肉緊張度增加。
2.【常見病因】常見病因包括早產、出生時窒息、腦部感染等。
3.【檢查手段】可通過腦電圖、頭顱磁共振成像等檢查來幫助診斷。
4.【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康復訓練,如理療、按摩、體療等;藥物治療,如口服苯海索、巴氯芬等肌肉松弛藥物,但需遵醫囑;中醫治療,如針灸。
5.【新興療法】肉毒素注射療法對緩解肌肉痙攣、降低肌張力也有一定效果,但需謹慎應用。
6.【家庭護理】家長要注意新生兒的姿勢,避免不當的抱姿加重癥狀。
總之,對于新生兒上肢肌張力高,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促進新生兒的正常發育。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肌肉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高的人在運動和靜止時均可能表現出異常姿勢。肌張力偏高主要是病理性神經系統異常的表現,也有些嬰兒是由于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出現肌張力高,如果不見好轉要定期復查。一般是神經系統疾病造成的,如窒息、缺氧造成的腦損傷、腦發育不良等可以通過按摩緩解,每天15~20分鐘。先按摩四肢,從手腳開始。包括指頭。再腹部頭部,還有背部,像捏脊。
2016-07-11 04: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在正常情況下,出生不久的嬰兒,肌張力多偏高,身體或四肢較硬,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發育,肌張力就應該下降,恢復正常。如果出生1月后嬰兒肌肉仍然發硬,特別是受到刺激和哭鬧時發硬明顯,就要引起注意了。一般肌張力過高與大腦受損有影響,但程度不一。如果您的寶寶確診是肌張力有問題,必須立刻進行醫治。因為嬰兒的大腦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盡量在4個月之內的最佳時間進行醫治!建議您立即做個頭部CT,以確認受損程度。
2016-07-11 04: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在正常情況下,出生不久的嬰兒,肌張力多偏高,身體或四肢較硬,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發育,肌張力就應該下降,恢復正常。如果出生1月后嬰兒肌肉仍然發硬,特別是受到刺激和哭鬧時發硬明顯,就要引起注意了。一般肌張力過高與大腦受損有影響,但程度不一。如果您的寶寶確診是肌張力有問題,必須立刻進行醫治。因為嬰兒的大腦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盡量在4個月之內的最佳時間進行醫治!建議您立即做個頭部CT,以確認受損程度。
2016-07-11 05: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肌張力高是指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稱為運動性肌張力,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通常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剛角及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肌張力亢進可致姿勢異常,往往是嬰兒肌張力高的典型表現,如交叉腿即是兩下肢內收肌肌張力亢進所致。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確定病情及時治療。
2016-07-11 05:1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不嚴重的,寶媽到網上搜索下被動操的視頻,照著給寶寶經常做,一定要堅持(被動操要注意寶寶適用月齡)!等到三個月體檢的時候再讓醫生檢查
2016-07-11 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