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于軍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精神科
-
該病多起病于青年期,35歲以上初發者少見,常在心理社會因素激發下,急性起病,可有多次發作,尤多見于女性,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解離性(精神障礙)和轉換性(軀體障礙)兩種障礙,由于它既可有運動,感覺障礙,又可表現為類自主神經功能,意識,記憶障礙,甚至精神病性障礙。
2016-07-13 16: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癔癥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癔病的主要表現有分離癥狀和轉換癥狀兩種。心理治療占有重要的地位。該病預后一般較好,大多數患者可在一年內自行緩解。
2016-07-13 16: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癔癥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比如癔癥性遺忘,是指突然不能回憶個人的重要經歷;癔癥性漫游,是指忘了自己身份而且突然到其它地方;癔癥性人格障礙,即一般所說的多重人格等等。
2016-07-13 16:0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癔癥?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個體而引起。癔癥是指一種有癌癥性人格基礎和起病常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的(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礙。本癥除癔癥性精神病或癔癥性意識障礙有自知力障礙外;其他類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病程多反復遷延。女性較多,女性多發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結婚時間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關系不好的年輕媳婦更易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