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寧 主任醫師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嬰兒腎臟發育不成熟,調節能力弱,高滲透壓奶粉可能引起腎結石。但并非絕對,食用時需謹慎。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8-07-05 10:55
1.嬰兒腎臟特點:嬰兒腎臟功能尚未完善,對滲透壓變化較敏感。
2.高滲透壓奶粉影響:增加腎臟負擔,影響尿液成分,易形成結石。
3.食用注意事項:嚴格控制食用量和方法,遵循產品說明。
4.觀察與監測:關注嬰兒排尿情況、腹部有無異常。
5.風險預防:適當增加飲水量,促進代謝。
6.就醫指征: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癥狀需就醫。
總之,高滲透壓奶粉雖可能致嬰兒腎結石,但合理食用并密切觀察,多可避免風險。一旦發現異常,盡快診治。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如果把摘下來的黃瓜浸泡在清水里,黃瓜顯得水靈飽滿,因為清水透過表皮進入了黃瓜;如果浸泡在鹽水里,黃瓜會起皺干癟,因為黃瓜里的水分透過表皮跑出來了。眾所周知,“水往低處流”的原因是重力作用的緣故。同理,黃瓜表皮水分子的流向,取決于里外兩側的壓力差,也就是所謂的“滲透壓”。而滲透壓是以負的壓力單位來表示的,所以一般說滲透壓高,實際表達的意思是其“吸水能力高”。顯然鹽的濃度越高,表現出來的“壓力”越小,于是在表皮界面上,出現了“水往低壓流”現象。 一般來說,分散在乳汁里的各種物質,例如溶解了的各種鹽和糖,膠體粒子蛋白質以及乳化狀態的脂肪球顆粒等,都會按其濃度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滲透壓”。一旦乳汁的滲透壓與身體所要求的滲透壓不一致,那么孩子攝入后,在內臟器官的表面、甚至在單個細胞的表面,同樣也會發生“水往低壓流”。所以醫生總是要求家長“必須準確加水”沖調奶粉,實際上是要求準確控制“滲透壓”。然而,嬰兒奶粉復原所得乳汁的滲透壓,并不單純取決于“加水量”,各種各樣的“添加物”更是關鍵因素,所以“配方”必須科學合理。 當嬰兒奶汁的滲透壓長期偏高時,必將增加孩子的腎臟負荷。因為細胞內液中的水分子將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外液,在細胞變皺的同時細胞內液物質濃度上升,其中各種生物活性物質,包括蛋白質和多種陰陽離子等都會發生行為紊亂,導致水、電解質、酸堿等體液系統的平衡失調。臨床常見的癥狀可表現為口渴、尿量減少(脫水),呼吸急迫,體重減輕(能量消耗增大)。由于嬰兒的腎臟發育尚不完全,幾乎不具自我調節能力,因此最易遭受傷害,引起腎結石。 這是因為尿量的減少促使血液的pH值降低;腎臟內部小管髓袢細段底部的沉積物增多,達到一定量時,腎小管發生堵塞。與此同時,還會使小兒的甲狀旁腺素(PTH)分泌增加,也為小兒腎結石創造了條件。
2016-07-03 07: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說高滲透壓奶粉可引起嬰兒腎結石是指當初的三鹿奶粉含有三氯氰胺的那批。現在的奶粉不會導致嬰兒腎結石,嬰兒攝取過多的脂肪、乳糖、鈣,蛋白質過量才是嬰兒腎結石的主要原因,與奶粉無關。
2016-07-03 08: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的理解是不按照奶粉罐上推薦的比例,水加少了,奶粉就沖濃了。這時奶的礦物質濃度較高,奶的滲透壓較高,影響寶寶的吸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016-07-03 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