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曉萍 副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自閉癥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社會交往障礙,患兒缺乏社會交往的興趣,缺乏社會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情感交流和互動少,難以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想法,不能夠根據社交情景和各種線索,調整自己的社交行為,表現為目光回避,對呼喚缺少反應,缺乏與人的交往興趣,難以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思想,不懂得社會規則,不能夠根據社交情境和迅速調整自己的社交行為,難以建立友誼。患兒同時還有交流障礙,一般來講,他們除了哭笑等情感表達,常缺乏其他細膩的情感表達。患兒的言語理解能力受損,言語發育遲緩,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言語語調,語速異常,言語運用能力受損。患兒一般還表現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
2018-07-02 16: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粱建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精神科
-
自閉癥(孤獨癥)的癥狀主要有:以缺乏社會交往、語言交流和游戲粉興趣,刻板重復刻板動作,強迫保持生活環境和方式為特征。
2016-06-27 23:07
1.社會交往障礙大部分孤獨癥病兒嬰幼兒期出現對人缺乏興趣,母親將其抱著喂奶時,他們不會將身體與母親貼近,不會望著媽媽微笑,平常不注視父母的走動。6~7個月時還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不會像下正常小兒一樣發出伊呀學語聲,只是哭叫或顯得特別安靜。有的病兒即使1~2歲發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后表現有饑餓。疼痛或不舒服時,不會跑到父母身邊尋求食物安慰,或只是拉著父母的手去取東西,而不會以言語或姿勢來表示。這種病兒往往對父母離開或返回無動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邊也會與之交往,更不會與父母對視,顯得極其孤獨。孤獨癥病兒也同樣缺乏相互性社會交往,表現不與周圍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誼。
2.語言交流障礙:語言交流障礙在孤獨癥狀中表現得較為顯著,具體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孤獨病病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病兒可能會拉著大人的手走向他們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等以表示他們意愿。
(2)語言交發育延遲或不發育:病兒常常表現為語言發育較同齡兒晚,有些甚至不發育報道說病兒約有一半身保持緘默,僅以手勢或其他形式表要還求。也有些病兒2~3歲前語言功能出現以后,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
(3)語言同內容,形式的異常:孤獨癥病兒能即使存在,也同樣有許多問題。病兒往往不會主動與別人交談,不會維持或提出問題,或者只會反復糾纏同一話題,而對別人的反應毫不在意。他們常常是在“對”人說話,而不是“與”人交談,語言交流十分困難。刻板重復性語言及模仿性語言也較多見,和病兒談話時他常只會重復你的講話。也有的會在當時或隔一段時間以后模仿電視、收音機或別人說過的話。有些病兒表現為自言自語或哼哼唧唧,自得其樂。另外,孤獨癥病兒還可語音、語調、語速、語言節律及輕重音等方面的異常,講出的話怪聲怪氣或平平淡淡,沒感情色彩。有的病兒對人稱代詞常錯用,把“你”說成“我”,或把我“我”說成“他”等。
3.興趣狹窄。堅持同一格式和儀式性強性行為。
(1)興趣狹窄和不尋常依戀行為:孤獨癥病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游戲缺乏興趣,尤其不會玩想象力的游戲,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的東西。有些病兒還對塑料袋、門鎖、某些水果等產生依戀行為。比如有一3歲女病兒整抱著塊重2.5kg大紅磚,連睡眠時也不肯放開,如硬將磚頭拿開就煩躁,發脾氣。這病兒對有生命的東西產生依戀是很少見的。他們常對物體的非主要特性感興趣。如喜歡反復摸光滑的地面等。
(2)日常生活習慣不愿被改變:孤獨癥病兒對環境常常固執地要求一成不變,一旦發生變化就會焦慮不安。對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如此。如有些病兒只吃固定的食物,有些吃飯時要求坐固定位置。有的還喜歡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亂,變顯得痛苦或大發脾氣。幾乎所有的孤獨癥兒童都拒絕學習或從事一新的活動。
(3)儀式性或強迫性行為:如扭曲或在面前彈弄手指,拍手。有些病兒花費很多時間沉湎于記憶天氣預報、一些國家的首都、家庭成員的生日等。稍大的病兒常反復問同一個問題,和不可克制地去觸弄或嗅聞一些物體。這種儀式性或強迫行為在智力正常的病兒中較常見。
4.感覺和動作障礙病兒對疼痛和外界激麻木。如一個突然的聲響在正常小兒會引起驚跳,而孤獨癥病兒則若無其事。給他們講話,他們像聾子一樣沒有反應,很多父母就因為懷疑小兒“耳聾”而初次就診。在病兒面前站個人,病兒好像沒有看見,或只注意看對方的一雙手或其的某一部位。病兒常以摩擦、拍打、撞頭、咬硬東西、搖晃或旋轉身體等動作以引起自身感覺。病兒對某些刺激又會特別敏感,尤其對汽笛聲、吸塵器聲、狗吠聲以及光線突然變化等異常過敏,常會引起驚恐或煩躁不安。有些病兒手指傷了不會叫痛,而對另行安排微的瘙癢卻忍受不了。感覺麻木和過敏可在一個病兒身上同時存在。 孤獨癥病兒都坐立不住,動個不停。常用尖走路或以跑或以跑代走,東張西望,眼神飄忽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還常伸頸,裝腔作勢做出些怪異姿勢,有的病兒還莫其妙地笑或哭。
5.智能和認知障礙孤獨癥病兒的知能約有50%處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IQ低于49,)約25%為輕度低下水平(IQ為50~70),還有25%可保持正常。一般醫院門診所見的病兒多屬于中度或重度,那些輕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兒也許被認為只是脾氣古怪,而不作為病態前醫院就診。不論病兒的智商是低還是高,其表現的主要癥狀均相似,只是智商低的病兒在社會交住和社會反應、刻板行為和自傷行為的程度上更為嚴重,癲癇發作也較多見。
6.其他特征孤獨癥病兒童呈現情感平淡,或與境遇不相稱的呢感過分或不恰當。
他們常出現無理由的哭泣、大聲啼哭,并且難以通過安撫之平息。也有的無故的咯咯笑。對汽車、高樓和有毛動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東西而無畏懼感。病兒常出現旋轉而不頭暈,自傷行為多見。癲癇發作可出現在兒童早期或少年期,以后者多見。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而言,患有自閉癥的兒童在三歲前會出現的基本特征有下列三方面: (一)社交發展方面: 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 與人缺乏目光接觸,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 在群處方面,模仿力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較弱,極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征性的游戲活動。 (二)溝通方面: 語言發展遲緩和有障礙,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異常; 對語言理解和非語言溝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可能欠缺口語溝通的能力。 (三)行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并且不斷重復一些動作; 興趣狹窄,會極度專著于某些物件,或對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狀的物體特別感興趣。 最好是采取行動來防止不良行為,或者,如果辦不到時,則在這種行為一開始時,立即采取行動,這比聽任孩子做某種調皮或危險的事,而事后去懲罰他們,可能更行得通。看來,要是他已經有了去做被禁止的事情的樂趣,懲罰就沒有什么意義了。許多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在做了某種錯事之后,并沒有被拍一巴掌所嚇住。他們甚至會發笑或者興高采烈地期待這一巴掌作為某種行為的例行后果。心理學家說,奇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巴掌起到了獎勵的作用。另一個問題是,對言語理解很差的兒童,很容易搞不清楚他們的父母表示不贊同的理由。
2016-06-27 23: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心理分析:自閉癥一般起病于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心理指導:表現的癥狀有:語言障礙,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社會交往障礙,患者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態,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別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比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做游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愿望等;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患者對于正常兒童所熱衷的游戲、玩具都不感興趣,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個瓶蓋,或觀察轉動的電風扇等,并且可以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另外可能會有重復刻板動作,如反復拍手、轉圈、用舌舔墻壁、跺腳等;此外,還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
2016-06-27 23:2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自閉癥兒童的癥狀表現有哪些?自閉癥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癥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等和一般兒童不同的特征。自閉癥的特征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癥的嚴重程度而不同。自閉癥兒童的癥狀表現有哪些?注意事項對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不要事事包辦,可給予其思考、表達的時間,否則只會強化其不良行為。多向孩子表達感情,可用哭臉、笑臉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識別和觀察,讓孩子逐漸學習體會別人的情緒。患有自閉癥的孩子,一般很難接受新事物和新環境,在一定階段,不妨采取實物獎勵的做法。對于患兒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鬧也不要妥協,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會自行糾正。多陪孩子玩滑板、蕩秋千、平衡木等游戲,對減少自閉癥兒童的多動行為、加強交流等有較好效果。自閉癥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帶孩子進行治療,但是一定要選擇在正確的治療方法。
2016-06-27 23:2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自閉癥兒童的癥狀表現有哪些?極度孤獨。患兒平時不愿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老是呆在家里,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無論發生什么事都不聞不問,整天沉浸在個人的小天地里。情感冷淡。患兒對人缺乏相應的情感體驗,常避開別人的目光,缺乏眼對眼的注視,很少向遠處望,面部常無表情。語言障礙。患兒語言發育遲緩,主動說話少,時常緘默不語。有的患兒不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喜歡拉著別人的手去拿他想要的東西。有的患兒不理解別人的語言,不能與人交流。適應困難。有些患兒往往強烈要求保持現狀,不肯改變其所在環境、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如反復不斷要吃同樣的食物,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游戲。自閉癥兒童的癥狀表現有哪些?在吃飯或做游戲時,其用具或玩具的位置固定不變,如有變動,即出現明顯的焦慮反應或大哭大鬧現象。特殊依戀。患兒突然對人反應冷淡,但對某些無生命物體或小動物(如杯子、小雞等)表示出特殊的興趣,并產生依戀。如果奪走其依戀物,便焦慮不安或哭鬧不休。
2016-06-27 2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