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孩流口水可能由生理因素、口腔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脾胃虛弱、長牙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1.生理因素:小孩吞咽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可能導致流口水。隨著年齡增長,吞咽功能逐漸成熟,流口水現象會自然改善。 2.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牙齦炎等,炎癥刺激會使口水分泌增多。需保持口腔清潔,治療口腔疾病,可使用康復新液漱口。 3.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腦損傷等可能影響神經控制,導致流口水。需針對原發病治療,如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甲鈷胺等。 4.脾胃虛弱:脾胃功能不佳,水濕運化失調。可通過飲食調理,多吃易消化食物,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醒脾養兒顆粒。 5.長牙:長牙期間牙齦不適,刺激唾液分泌。注意口腔衛生,無需特殊處理。 小孩流口水的原因多樣,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若流口水情況持續不改善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21 18: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來說,寶貝流口水屬于階段性現象,有一定的規律性。寶貝在新生兒時期唾液腺不發達,生后第1周,其唾液分泌量一晝夜約為50-80ml,是成人的1/20-1/25。嬰兒唾液分泌量約4個月時才增加到每晝夜200-240ml,到5個月后,才顯著地增加。0-3個月以內:口水少,新生寶貝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加上此時寶貝大多是母乳或乳類喂養,并不需要唾液酶參與消化,也不會刺激唾液腺分泌。4-6個月:開始流口水,給寶貝添加的米粉等淀粉類食物,會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至寶貝5-6個月時唾液分泌明顯增多。但寶貝口腔容積相對較小,吞咽調節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尚不能及時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會出現口水外流。7-18個月:口水旺盛,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恰好處在寶貝的萌牙期。乳牙萌出時頂出牙齦,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也可激發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2歲之前: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寶貝在兩歲之前,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嘴邊也不再濕乎乎的了。但也有一些寶貝兩歲以后還是不斷地流口水。小口水大作用:1.幫助寶貝分解、消化淀粉類食物;2.保護寶貝的口腔黏膜免遭病菌侵犯、防止蛀牙;3.保持寶貝口腔潮濕;4.有利寶寶咀嚼、吞咽功能的完善。
2024-10-21 18: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唾液分泌的調節一是靠口腔內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經中樞的反射.剛出生的新生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時唾液分泌漸增,而個別嬰兒分泌能力較強,會流口水.至6至7個月時,嬰兒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經也會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兒口腔容量小,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于是積儲后會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經支配,幼兒也可因腦發育尚未完善,對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建議你在寶寶流口水時:1,要隨時為他擦去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2,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臟衣服.3,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4,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2024-10-21 18: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一,流口水,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1,口腔衛生不良:口腔里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2,前牙畸形:這可能由于遺傳因素造成后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3,神經調節障礙: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睡覺時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黃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積存食物殘渣,天長日久牙石較多,引起牙齦發炎,乃至牙齦少量出血.因而睡覺時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黃色.二,防治的辦法是: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也可請口腔科醫生診治,采用潔治療法,去除牙石,服用維生素C及B2等藥,消除牙齦炎,減少不良刺激.
2024-10-21 18: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小兒流口水,在醫學上稱之于“唾液”,在中國古代中醫理論中稱之于“疳癥”。但是疳癥有三種,如:疳癥、口疳流水口爛、口疳流水亦眼障瀉痢。疳癥是由唾液產生,口腔內有三大唾液涎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和無數個分布在唇、夾、腭、口底粘膜的小唾液,唾液中大部分為水份,還含有一定的定粉酶和蛋白,唾液主要有濕潤口腔,便于吞咽,幫助消化的作用。據則定,正常成年人,一晝夜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正常情況下,人們自主或不自主地把口水吞咽。初生嬰兒則于脾熱而心熱,唾液腺分泌功能不夠完善,唾液分泌量少,一般不會流口水。當小孩出生不久,涎腺細胞還不發達,唾液分泌很少,到了四、五個月以后,小兒開始吃輔食,增加了咀嚼。同時乳牙也開始萌出,牙齦受到刺激,引起神經反射作用。這些都會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可是小兒的口腔淺,又不會把多余的口水及時吞咽下去,過多的口水就會順著嘴角流出來。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等到兩歲半以后,滿口乳牙長齊了,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改善。您的小孩如果有下流出的口水帶有黃色或者淡紅色,并且有點臭味,孩子還會有輕微發熱,不愿意吃東西、煩躁不安等癥狀。這種情況,就應該注意一下,因為小兒流涎也可能是因為口腔內患有各種炎癥,如卡他性口炎、細菌感染性口炎、皰疹病毒引起的口炎等,所以應該看看孩子是否有這些方面的癥狀然后再解決
2024-10-22 01:1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