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腦癱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疾病,其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較為復雜。癥狀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等。治療方法有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心理治療等。 1.運動障礙:患兒可能出現肌肉無力、肌肉僵硬、運動不協調等,導致行走、站立、坐立困難。 2.姿勢異常:常見的有頭部后仰、脊柱側彎、下肢交叉等異常姿勢。 3.智力障礙:表現為認知能力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 4.語言障礙:說話不清、語言表達困難或無法說話。 5.癲癇:部分患兒會伴有癲癇發作。 治療方面: 1.康復訓練:通過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等改善運動功能。 2.藥物治療:如巴氯芬可緩解肌肉痙攣,腦蛋白水解物有助于神經修復。 3.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肌肉痙攣,可行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等,促進氣血運行。 5.心理治療:幫助患兒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 小兒腦癱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且要盡早開始,家長應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1 18: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很像是小兒腦癱的現象,建議綜合康復醫療: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墻,面朝墻),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現在這種專門化的醫院或診所在城市也有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選擇,但療效一般.保持正確姿態,當患兒有了較好的軀干控制能力與進食能力時,可以系統開始語言訓練,交談時要與患兒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過高會使患兒全身過度伸展不利于發音. 增加說話和活動的量,父母不要因為與患兒說話得不到回應就喪失信心,應利用各種機會跟患兒說話;做游戲時與患兒一起已經進行呼吸和發聲訓練,寓教于樂引起患兒對訓練的興趣. 鼓勵患兒說話,應多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千萬不要批評和指責患兒. 教育要持之以恒,語言的矯治和訓練是長期而艱苦的,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才能給有語言障礙的腦癱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對患兒不過分保護,不憐憫不放棄,不與其他孩子作比較,多鼓勵患兒中心參加游戲和活動.
2024-10-21 18: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綜合康復醫療: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墻,面朝墻),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現在這種專門化的醫院或診所在城市也有了,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選擇,但療效一般. 2)藥物療法:口服或注射有關藥物:腦神經營養藥,肌肉松弛藥,活血藥等.包括構筑和修復腦組織(細胞)的藥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膽堿,腦磷脂,鞘磷脂等),每次0.1g/1片,每日三次,能修復因外傷,出血,缺氧造成的腦細胞膜損害,保護神經細胞,加快神經興奮傳導,改善學習與記憶功能.還可以選擇能促進腦細胞DNA合成,促進腦細胞對氧的利用率,改善腦細胞能量代謝,增強腦功能,供給腦組織修復再生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調節腦神經活動的藥物;如古立西(腦酶水解片),每次1-2片,每日三次;螺旋藻片(膠囊)每次1-2片每日三次.再就是積極補充多種維生素,如21-金維他,每次1片,每日1-2次.有條件的醫院的可交替選擇如下注射針劑(作用與片劑一樣):腦活素,腦多肽,乙酰谷酰胺,胞2磷膽堿等.
2024-10-21 18: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癱癥狀很多的,比如孩子不會翻身,不會坐,不會爬,不會笑,拇指內收,眼睛斜視,流口水,不會說話,肢體僵硬緊張,智力低下等,不同類型的腦癱癥狀也不相同的。
2024-10-21 18: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小兒腦癱為腦性癱瘓的簡稱,是指小兒因多種原因(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疾病.嚴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癲癇,肢體抽搐及視覺,聽覺,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 小兒腦癱可通過5種癥狀早期發現: 1,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發現有腦癱的高危因素.如懷孕期感染,風疹,嚴重妊高癥,小兒出生時窒息,早產兒,嚴重黃疸,小兒出生后顱內出血等. 2,小兒出生后哺喂困難,如吸吮無力,哭聲弱或多哭,易受驚嚇. 3,過分安靜,主動運動少. 4,運動發育落后.如3個月到4個月大的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 5,經常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如雙手屈指內收,雙拳緊握,前臂內旋,頭頸后仰等. 專家提醒,如家長發現小兒有上述癥狀,應立即到醫院進行篩查診斷,必要時需進行智力測試.1.手術;2.矯形器;3.水,電,光,聲療法;4.語言,交流的治療;5.運動功能的治療;6.ADL訓練 2)藥物療法:口服或注射有關藥物:腦神經營養藥,肌肉松弛藥,活血藥等.包括構筑和修復腦組織(細胞)的藥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膽堿,腦磷脂,鞘磷脂等),每次0.1g/1片,每日三次,能修復因外傷,出血,缺氧造成的腦細胞膜損害,保護神經細胞,加快神經興奮傳導,改善學習與記憶功能.還可以選擇能促進腦細胞DNA合成,促進腦細胞對氧的利用率,改善腦細胞能量代謝,增強腦功能,供給腦組織修復再生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調節腦神經活動的藥物;如古立西(腦酶水解片),每次1-2片,每日三次;螺旋藻片(膠囊)每次1-2片每日三次.再就是積極補充多種維生素,如21-金維他,每次1片,每日1-2次.有條件的醫院的可交替選擇如下注射針劑(作用與片劑一樣):腦活素,腦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膽堿等. 3)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簡稱SPR手術)是治療痙攣性腦癱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1978年由意大利一名外科醫生創立并很快在全世界推廣.因為大腦皮質的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不能控制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某些神經纖維是造成肌張力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作SPR手術就是運用現代電生理技術和顯微外科技術尋找出并切除這些神經纖維,令過分活躍的反射弧回復穩定,改善痙攣.成功率大約在50-80%.手術后還要進行康復訓練和肌力平衡協調訓練.該手術的適應癥是年齡5-7歲,單純性痙攣性腦癱,智力基本正常,肌張力3級以上,有一定的控制運動能力,同時沒有肌張力低下,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肉攣縮等情況. 4)中醫藥療法:包括針刺療法(肌張力高的腦癱慎用);按摩療法;中藥療法. 5)堅持家庭康復訓練,應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正確姿態,當患兒有了較好的軀干控制能力與進食能力時,可以系統開始語言訓練,交談時要與患兒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過高會使患兒全身過度伸展不利于發音. 增加說話和活動的量,父母不要因為與患兒說話得不到回應就喪失信心,應利用各種機會跟患兒說話;做游戲時與患兒一起已經進行呼吸和發聲訓練,寓教于樂引起患兒對訓練的興趣. 鼓勵患兒說話,應多表揚鼓勵患兒發聲的積極性,幫助患兒樹立說話的信心;當患兒發聲時要立即回應多啟發他表達想說的話,千萬不要批評和指責患兒. 教育要持之以恒,語言的矯治和訓練是長期而艱苦的,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才能給有語言障礙的腦癱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對患兒不過分保護,不憐憫不放棄,不與其他孩子作比較,多鼓勵患兒中心參加游戲和活動.
2024-10-22 02:0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