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室間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遺傳因素、孕期感染、藥物影響、環境因素和母體疾病等。 1.遺傳因素:部分患兒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基因異常可能導致心臟發育異常。 2.孕期感染:母親在孕期感染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可能影響胎兒心臟發育。 3.藥物影響:孕期使用某些藥物,如抗癲癇藥、抗腫瘤藥等,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4.環境因素:接觸有害化學物質、放射線等,不利于胎兒心臟正常發育。 5.母體疾病:母親患有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也可能影響胎兒心臟。 總之,小兒室間隔缺損的成因較為復雜。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患兒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4-10-21 1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先天性室間隔缺損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占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的25%-50%,膜部室間隔缺損又是其中最多發的室間隔缺損類型。患兒平時稍一活動即有氣促,并經常感冒,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一系列心功能不全、肺動脈高壓等并發癥,造成最終死亡。以往這種疾病雖能通過外科開胸手術關閉缺損,但手術創傷大、住院時間長,術后會留下很長的疤痕,所以國際醫學界一直在尋求一種能夠取代外科手術的非開胸介入治療法。
2024-10-21 19: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個月大孩子室間隔缺損0.92cm,是很大的缺損,自己愈合的可能性比較小,已經出現血液雙向分流和心衰史,說明肺動脈高壓比較重,需要早期外科手術修補(2歲內)。介入治療必須等到3歲以后,并且屆時缺損距離瓣膜邊緣要在2毫米以上,直徑小于14毫米,肺動脈壓力在中度以下,從您孩子的情況看,等到3歲以后很可能會出現重度肺動脈高壓,因此介入治療的機會可能比較小。
2024-10-21 19: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你還是看看寶寶的情況是否可以發育完善的,希望寶寶可以很快好起來的
2024-10-21 19:0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大多數室間隔缺損病人應盡早手術治療,年齡以5-7歲為最佳,盡可能于10歲以前手術,以免出現嚴重肺動脈高壓而失去手術機會。小型缺損無癥狀者,缺損有閉合征象者,可暫不手術,觀察到10歲再決定手術與否。巨大缺損的重癥新生兒或嬰幼兒,分流量大,如有危及生命的心力衰竭經內科積極治療無效者,在創造條件下被迫手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出生后第一年內,可先行姑息性肺動脈環縮術,以挽救生命,待3-4歲時再行根治性修補術。如病人有紫紺尤其在休息時出現紫紺,提示病人有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可能已失去手術時機,應慎重考慮手術與否。室間隔缺損病人在體外循環下行直視修補術,方法有二種:一是直接縫合;二是補片修補法。前者適應于小于1.0厘米,邊緣有白色纖維環者,后者適用于缺損較大以及肺動脈干下室間隔缺損等特殊部位。室間隔缺損的愈后與病情的輕重、年齡及合并的畸形等有關。一般來說單純的室間隔缺損在適宜的年齡內手術者成功率可達98%以上,手術愈后良好,與正常人一樣。
2024-10-22 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