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腦癱是一種由于腦部發育異常或損傷導致的運動和姿勢障礙疾病。治療小兒腦癱的方法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及心理治療等。 1.康復訓練:通過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物理治療中的運動療法能增強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度。 2.藥物治療:使用神經節苷脂、腦蛋白水解物、甲鈷胺等藥物,營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但藥物治療效果因人而異,需遵醫囑使用。 3.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肌肉痙攣或骨骼畸形,可考慮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矯形手術等。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按摩,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肌肉緊張。 5.心理治療:關注患兒的心理健康,幫助其建立自信,更好地適應生活。 小兒腦癱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且治療過程較長,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堅持帶患兒進行規范治療,并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2024-10-21 18: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腦性癱瘓(cerebralpalsy),簡稱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治療計劃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減少繼發性關節畸形和軟組織攣縮,盡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
2024-10-21 18: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朋友:小兒腦癱的治療是多方面的,包括肌肉訓練、語言訓練和心理治療。腦癱的康復手段首推PT(物理治療)、OT(作業治療)。康復醫學(PT.OT)于上個世紀80年代引進中國,是針對腦癱患兒的痙攣、僵硬、痿軟無力以及步態異常等癥狀,采用主動訓練、被動訓練,矯正患兒的異常姿勢,形成正確的站立行走姿勢。這是一種引導性康復方式,目的在于讓患兒身心等功能全面康復,使他們在運動功能、精神上獲得最大程度的康復。
2024-10-21 18: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親去醫院看了么?聽醫生的建議吧畢竟是專業的
2024-10-21 18:4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性癱瘓(cerebralpalsy),簡稱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出生1個月后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障礙,有時又稱為獲得性腦癱(acquiredcerebralpalsy),約占小兒腦性癱瘓的10%。腦性癱瘓的發病率約為1.2-2.5‰(每千活產兒)。治療計劃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減少繼發性關節畸形和軟組織攣縮,盡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 通過增加關節活動度,調整肌張力,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力量和耐力等來改善運動功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術包括:體位性治療、軟組織牽伸、調整肌張力技術、功能性主動活動強化訓練、肌力和耐力訓練、平衡和協調控制、物理因子輔助治療(理療)等等。作業治療 作業治療主要包括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支具和輔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環境設施的簡單改造等等。矯形器的應用 在康復治療中常配合使用矯形器,以達到限制關節異?;顒?、提高穩定性、協助控制肌肉痙攣、保持肌肉長度、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矯形器的應用關鍵在于根據患兒的個體情況選擇最佳佩帶時期和類型,因此,應由康復醫師、治療師和矯形師共同商榷決定。
2024-10-22 08: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