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孩睡覺盜汗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新陳代謝旺盛、室內溫度過高、缺鈣、結核病、內分泌疾病等。 1.新陳代謝旺盛:小孩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活躍,夜間睡覺時可能會出汗較多。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改善。 2.室內溫度過高:睡眠環境過熱、被子過厚等,會導致小孩出汗。家長應注意調整室內溫度和孩子的被褥厚度。 3.缺鈣:孩子缺鈣時,神經興奮性增高,容易出現盜汗。可通過補充維生素 D 和鈣劑來改善,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碳酸鈣 D3 顆粒等。 4.結核病:結核菌感染可能引起盜汗,還可能伴有低熱、咳嗽等癥狀。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等檢查明確,確診后進行抗結核治療,常用藥物有利福平、異煙肼等。 5.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會導致小孩盜汗。需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治療藥物包括甲巰咪唑等。 總之,小孩睡覺盜汗的原因多樣。如果盜汗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8: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汗液可以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和一些諸如酸、脂肪酸等代謝產物。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出現汗多現象,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無其他癥狀,如煩躁、哭鬧、易醒等,就不必管他。這樣出汗往往見于入睡后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后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多見于3~7歲的小兒,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
2024-10-21 18: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其實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汗液可以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和一些諸如酸、脂肪酸等代謝產物。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出現汗多現象,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無其他癥狀,如煩躁、哭鬧、易醒等,就不必管他。這樣出汗往往見于入睡后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后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多見于3~7歲的小兒,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
2024-10-21 18: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以前我們寶寶也是不過現在好了。聽說是缺鋅。你可以給寶寶查個微量元素
2024-10-21 18: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出現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于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并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對于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并應做到以下幾點:(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2)大力提倡母奶喂養。(3)早產兒、雙胎,經常腹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4)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采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2024-10-22 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