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芳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新生兒科
-
寶寶出生時輕度缺血缺氧性腦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產程過長、羊水異常等。家長不必過于驚慌,及時治療預后通常較好。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9-11-09 10:12
1.疾病原理:該病是由于圍生期窒息導致腦部缺氧缺血,引起腦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障礙。
2.癥狀表現:寶寶可能有易激惹、興奮、嗜睡等表現。
3.檢查方法:通過頭顱B超、CT等檢查,了解腦部受損情況。
4.治療方法:一般包括吸氧、維持血壓穩定、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如神經節苷脂、甲鈷胺、維生素B12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5.康復訓練:病情穩定后,可進行早期康復訓練,促進神經發育。
6.日常護理:注意寶寶的喂養、睡眠和保暖。
輕度缺血缺氧性腦病經過及時規范的治療和護理,多數寶寶可恢復良好。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關注寶寶的成長發育。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缺血缺氧性腦病輕度患者預后良好,嚴重者則在新生兒早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害,包括智能低下、腦性癱瘓、癲癇及共濟失調等。 您可以對寶寶進行一系列的早教活動: ①視覺訓練。用一個紅球放在嬰兒的眼前,引起嬰兒兩眼注視,并可慢慢移動,使兩眼隨紅球方向轉動。 ②聽覺訓練。用搖鼓或鈴在嬰兒耳邊輕輕搖動,嬰兒聽到鈴聲可轉向鈴聲方向。 ③觸覺訓練。當乳頭觸及嬰兒的嘴邊,嬰兒會作吮吸的動作。撫摸嬰兒的皮膚,嬰兒會露出舒適的微笑。 ④發音訓練。要經常和嬰兒講話,雖然嬰兒聽不懂,但聽到父母的講話聲、笑聲,嬰兒會感到舒適、愉快。 ⑤抓握訓練,把有柄的玩具塞在嬰兒手中,讓嬰兒練習抓握。 ⑥動作訓練。洗澡后,室溫保持27OC,給嬰兒做被動操,使嬰兒手足運動2—3分鐘,有時也可訓練嬰兒俯臥,使其抬頭,但時間只能在幾秒鐘之內。
2016-06-22 23: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1,缺血缺氧性腦病,大多有早產難產史。 1輕度表現為過度興奮,易激惹,肢體可出現顫動,,呼吸規則,瞳孔無改變。一天內癥狀好轉,預后佳。
2 中度患兒嗜睡,反應遲鈍,肌張力降低,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減弱,常有驚厥,呼吸可能不規則,瞳孔可能縮小,癥狀在三天內已很明顯,約一周內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遺癥。 3重癥患兒神志不清,肌張力松軟,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復發生驚厥,呼吸不規則,瞳孔不對稱,對光反應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周內死亡,存活者癥狀可持續數周,留有后遺癥。常見的后遺癥有腦性癱瘓、腦積水、智能低下、癲癇等,如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可能遺有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缺血缺氧性腦病,大多有早產難產史。 1輕度表現為過度興奮,易激惹,肢體可出現顫動,,呼吸規則,瞳孔無改變。一天內癥狀好轉,預后佳。 2 中度患兒嗜睡,反應遲鈍,肌張力降低,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減弱,常有驚厥,呼吸可能不規則,瞳孔可能縮小,癥狀在三天內已很明顯,約一周內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遺癥。 3重癥患兒神志不清,肌張力松軟,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復發生驚厥,呼吸不規則,瞳孔不對稱,對光反應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周內死亡,存活者癥狀可持續數周,留有后遺癥。常見的后遺癥有腦性癱瘓、腦積水、智能低下、癲癇等,如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可能遺有
2016-06-22 23: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朋友你好.新生兒的缺血缺氧性腦病是現在比較熱門也比較常見的問題,許多家長十分的關心.一般來說,像你描述的輕度缺血缺氧性腦病,預后應該是比較好的.只要沒有造成腦內核團的嚴重損傷,通過適當治療應該可以恢復得不錯.目前的各種研究對于這種疾病是越來越深入了,臨床上也逐漸認識到了缺血缺氧性腦病不一定就是預后不好.你目前的情況是先重點治療孩子的肺炎,等肺炎痊愈后,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就可以.小兒正在發育期,一般的腦損傷預后都比成年人和老人的腦損傷要好的多,所以,建議家長建立信心,積極配合,應該可以有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2016-06-22 23:5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出生輕度窒息,輕度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常見的高危兒,若不干預大部分會留下后遺癥,智力損傷最常見。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大部分的正規醫院對這種病的治療都很有效,住院期間的治療你們基本不用太操心,關鍵是出院后的早期干預非常重要,而臨床兒科醫生無暇顧及。所以首先要盡力配合醫院治療,出院后要定期隨訪,找當地有條件專門的高危兒隨訪門診專家定期檢查,指導早期干預,大部分能追上正常。現在早期教育,尤其是醫院倡導的科學的早教,對高危兒特別重要。包括按摩撫觸、水療、智護訓練、親子班、家長培訓等,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是有效的。
2016-06-23 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