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童分離焦慮是兒童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情緒,常見于幼兒階段。成因包括兒童自身性格、家庭環境、生活變化、依戀對象特點、外界壓力等。 1.兒童自身性格:有些孩子天生較為敏感、內向,面對分離更容易產生焦慮。 2.家庭環境:如父母關系緊張、家庭氛圍不和諧,會影響孩子安全感。 3.生活變化:例如搬家、轉園等環境改變,增加孩子不適應感。 4.依戀對象特點:若主要照顧者自身焦慮或對孩子過度保護,孩子也易出現分離焦慮。 5.外界壓力:學業壓力、社交問題等也可能引發。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多鼓勵孩子獨立,培養其適應能力。如孩子分離焦慮嚴重,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幫助。
2024-10-21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心理分析:兒童分離焦慮,往往是由于依戀期沒有過度好導致的,孩子的依戀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往往容易產生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所以會產生分離焦慮。心理指導:這種情況建議你使用依戀物,比如在家里帶一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要強迫孩子,要學會給他帶來安全和信任的完成。慢慢增加安全和自信等良性體驗。
2024-10-21 18: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要給孩子安全感,告訴他,奶奶在帶弟弟或者妹妹,跟他講清楚,一歲多應該能懂了。奶奶不是突然消失了而是會回來的。
2024-10-21 18: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不應該帶他去,和奶奶時間長了就好了
2024-10-21 18: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兒童分離性焦慮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男女寶寶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狀況,它與孩子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有關.分離性焦慮如果不加以重視和矯治,會影響寶寶以后的生活,如上學后很容易發生學校恐懼癥,考試緊張癥,甚至成年后出現急性或慢性焦慮癥,阻礙心身的健康發展. 分離性焦慮原因探密: ●遺傳因素 患有焦慮癥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慮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雙生子焦慮癥的同病率可高達50%,這些都說明分離性焦慮癥與遺傳有著密切的關系. ●親子過分依戀 患有分離性焦慮的寶寶平時一直與母親或固定的養育者呆在一起,不與外界接觸,而母親則往往對孩子過于珍愛,過分保護,事事包辦,處處代勞,從而使孩子養成膽小,害羞,依賴性強,不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一旦與母親突然分離,就容易出現分離性焦慮. ●生活事件影響 在出現分離性焦慮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為誘因,常見的生活事件為與父母突然分離,在幼兒園受到挫折,不幸事故如親人重病或死亡等. 分離性焦慮有哪些表現? 分離性焦慮大多數發生在學齡前兒童身上,當他們與所依戀的親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會深感不安,出現明顯的過分焦慮情緒.許多孩子甚至常常無根據地出現種種奇怪的想法:擔憂親人可能會離開自己,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復返;擔心他們的親人會發生危險,會發生意外,會遭到傷害;擔心自己會大禍臨頭,與親人分離,或擔心自己會被拐騙等.因此,他們不愿意離開親人,不愿意上托兒所或幼兒園. 當預料到自己即將與親人分離時,他們馬上會出現過度的哭叫,吵鬧,或出現淡漠,退縮.如果勉強或者強迫送他去托兒所或幼兒園,常在托兒所或幼兒園里哭哭鬧鬧,掙扎不安,不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甚至不吃不睡,而且這種表現一般超過兩周以上.有的孩子還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疼,腹痛等癥狀.分離性焦慮癥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如何防治兒童分離性焦慮? 1.擴大孩子的接觸面 從小要讓孩子習慣多人養育,不要讓孩子依賴一個養育者,讓孩子盡量多接觸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讓孩子擁有多個一起玩的小伙伴.要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環境里膽小,怕生,怕人多等. 2.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小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媽媽要注意避免事事包辦,處處代勞,不要讓孩子養成對母親過分依賴,否則孩子一旦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就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3.培養孩子的合群能力 當小朋友來家里玩時,爸爸媽媽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養孩子合群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這樣孩子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時,就能與其他小朋友融洽相處,減少或避免分離焦慮的發生. 4.做好入托前的準備工作 在孩子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之前,爸爸媽媽應經常給孩子講托兒所或幼兒園的生活.告訴孩子那里有許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戲非常開心.也可以提前帶孩子到托兒所或幼兒園參觀,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不是到了入園時生硬地把孩子推進托兒所或幼兒園,自己一走了之. 在孩子進托兒所或幼兒園的頭幾天中,爸媽可以陪同孩子在托兒所或幼兒園里玩玩,隨著孩子與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師熟悉,親近起來之后,爸媽可以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直到最后完全放手,切莫操之過急,以免加重焦慮發作.嚴重的焦慮癥寶寶要立即請兒童心理醫師進行系統脫敏治療. 5.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如果父母本身有焦慮傾向,就要認識到自己個個性弱點對寶寶產生的不良影響.在家庭中傳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爸媽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慮,對寶寶表現得耐心,冷靜是很重要的. 6.藥物治療 對于個別有嚴重焦慮癥狀,影響到飲食和睡眠并且軀體癥狀明顯的寶寶,可以考慮使用抗焦慮藥物進行治療,以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較好,副作用較少,但一定要在有經驗的兒童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2024-10-22 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