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慧敏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外科
-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細菌侵入新生兒血液循環并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癥反應。常見于出生后3天至3周內的寶寶,若不及時治療,危害較大。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7-10 07:28
1.病因:新生兒免疫功能不完善,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易被細菌入侵。如臍部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2.癥狀:體溫不穩定、吃奶差、反應差、皮膚黃疸、肝脾腫大等。
3.檢查:血培養是確診的重要方法,還可能進行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檢查。
4.危害:可能導致化膿性腦膜炎、肺炎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新生兒健康。
5.治療:通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噻肟、苯唑西林等,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同時要加強護理,維持營養和水電解質平衡。
總之,新生兒敗血癥不容忽視,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致病菌進入血液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細菌感染.有時在體內產生多發病源,形成嚴重病癥.由于癥狀隱敝,又缺乏快速特異的診斷方法,給早期診斷造成困難,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健康和生命.治療
2016-06-19 12:19
1.一般和對癥治療: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適量維生素.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血漿,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煩躁者給予鎮靜劑等.
2.病原治療:及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是治療的關鍵.應注意早期,足量并以殺菌劑為主;一般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多自靜脈給藥;首次劑量宜偏大,注意藥物的半衰期,分次給藥;療程不宜過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熱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藥.
3.局部病灶的處理:化膿性病灶不論原發性或遷徙性,均應在使用適當,足量抗生素的基礎上及時行穿刺或切開引流.化膿性胸膜炎,關節膿腫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藥物.膽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新生兒的皮膚,黏膜薄嫩,容易破損.未愈合的臍部是細菌入侵的門戶.更主要的是,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局限.當細菌從皮膚,黏膜進入血液循環后,極易向全身擴散而導致敗血癥.
2,母親患感染性疾病時,某些細菌及其毒素,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此種情況多于出生后48小時內發病.
3,胎兒娩出時,由于母體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產程延長,助產過程消毒不嚴等,均可增加感染機會,而導致新生兒敗血癥.
4,新生兒反應能力低下,當有某些局部感染時,未被及時發現.如臍炎,口腔炎,皮膚小膿皰,膿頭痱子,眼瞼炎等,均可成為病灶.如不及時治療,則可發展為敗血癥.一旦懷疑是敗血癥,要抽血兩次做細菌培養,作出診斷,以便選擇適宜的藥物治療.祝寶寶健康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新生兒敗血癥(neonatalsepticemia)指新生兒期細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繁殖和產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母親多有產前或臨床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產程延長等病史;患兒常有臍部感染或皮膚粘膜破損史.新生兒發病原因比復雜.現代醫學認為,主要是由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桿菌及B組鏈球菌感染所致.抗生素治療 注意保暖,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補充熱卡,及時糾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如臍部及皮膚的處理等.
2016-06-19 12: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新生兒敗血癥就是因為嚴重感染導致的疾病,由于新生兒的自身免疫力很低,所以極易導致此類疾病.一般在新生兒敗血癥是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引發的.主要是住院輸液,抗炎治療,對于原發病的治療.同時給予營養支持,防止出現惡性并發癥.假如經過治療緩解較慢者還可以適量使用激素.祝你孩子早日康復
2016-06-19 12:3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細菌侵人新生兒體內,并在血中繁殖,臨床上稱為敗血癥。在血液中繁殖的細菌,又可隨著血液循環被送到全身各處,所到之處均可引起局部發炎。例如細菌隨血流進人胸腔可引起胸膜炎,到腦子可引起腦膜炎,到心包可引起心包炎等等,甚至同時可以存在幾個感染性病灶,醫學上稱為膿毒敗血癥。
2016-06-19 1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