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癥,多由遺傳、過敏、皮膚干燥、感染、環境因素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日常護理、使用藥物、避免誘因等。 1. 日常護理:保持嬰兒皮膚清潔,使用溫水輕輕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給嬰兒穿著寬松、柔軟的棉質衣物,減少對皮膚的摩擦。 2. 皮膚保濕:選擇適合嬰兒的保濕霜,如凡士林、絲塔芙、妙思樂等,每天多次涂抹,保持皮膚濕潤。 3. 避免過敏原:如果嬰兒對某些食物或物質過敏,要及時排查并避免接觸,常見的過敏原包括牛奶、雞蛋、花粉等。 4. 藥物治療:輕度濕疹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中度濕疹可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如果有感染,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但所有藥物使用均應遵醫囑。 5. 改善環境: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注意通風,減少塵螨、霉菌等的滋生。 嬰兒濕疹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且要密切觀察嬰兒的癥狀變化。如果濕疹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帶嬰兒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24-10-13 13: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民間,常常有很多能用一些偏方驗方治愈了孩子的濕疹。1、羊角粉:用羚羊角粉燉湯喝,一個星期左右就好了。2、黑魚頭:用黑魚的魚頭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患處。3、苦參煎水:到藥店里買些苦參煎水洗澡,洗幾次就好了。4、羊奶粉:用羊奶粉泡羊奶吃,并用羊奶洗濕疹處,效果不錯。5、母血:把母血抽出來,打到小孩的屁股上,每次5CC,一共打10次就可以了。6、黑豆油:黑豆油30毫升,黃蠟15克,共熔化為膏,涂患處。7、茶油:先以茶油涂患處,以去黃痂,次以野菊花100克加鹽少許煎水,外洗8、茶葉末:茶葉末適量,先用茶葉末煎水,趁熱洗嬰兒皮膚紅腫潰爛處,再用茶葉末直接敷于患處。9、雞蛋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黃呈焦煳狀即可,取油頻涂患處。10、土豆洗凈,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扎,每晝夜換藥2~3次。
2024-10-13 13: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要讓寶寶熱到。可以用金銀花水洗,或者用紫草油涂,都是沒副作用的。寶寶濕疹不重可以不用激素,平時注意做好保濕工作就好。如果嚴重,就用兩天激素藥,注意用激素藥要慢慢遞減,同時做好用中藥鞏固,不然濕疹容易復發,而且會更嚴重。尤卓爾(弱激素藥),老鸛草軟膏(中藥無激素),爐甘石洗劑(主要是拔干的,適用于流水的濕疹),百多邦(用于皮膚流水時,預防皮膚感染的)愛寧達(比較貴,用于寶寶濕疹,無激素),雅漾三重修復特潤霜(主要是保濕)這些都是我們寶寶用過的,都有一定的作用,奈何我們寶寶濕疹實在太嚴重了,老是反復。現在寶寶大了,估計抵抗力強了,臉上濕疹好多了。我們現在用的是兒研所的膚樂霜和硅霜,一個是純中藥的,一個是護膚的。你可以試試。
2024-10-13 13: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就是平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衣物方面貼身衣服可選用棉質材料,所有衣領最好是棉質的,衣著應較寬松、輕軟。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干爽。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并讓寶寶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制品。洗浴護膚方面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堿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制劑護膚,并且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以了解皮膚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2024-10-13 13: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治療嬰兒濕疹的偏方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癥。皮損為由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復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病因較復雜,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有時很難明確具體的病因。消化道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敏因素,可使體內發生Ⅰ型變態反應。治療嬰兒濕疹的偏方此外,機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經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較強的堿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陽光、紫外線、寒冷、濕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外用藥物,以及皮膚細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濕疹或加重其病情。臨床表現起病大多在生后1~3個月,6個月后逐漸減輕,1歲半后大多數患兒自愈。一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于頭面部,逐漸蔓延至頸部、肩部、軀干、四肢。治療嬰兒濕疹的偏方1.臨床分期(1)急性期:起病急,皮膚表現為多數群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基底水腫,很快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水皰破潰后糜爛,有明顯的黃色滲液或黃白色漿液性結痂,厚薄不一,外圍可見散在小丘疹。面部皮膚可有潮紅及腫脹。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常合并擦爛。破潰可能繼發感染。患兒癢感明顯,煩躁不安。(2)亞急性期:因治療不當由急性期濕疹演變而來。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皮損以小丘疹為主,可有白色鱗屑,殘留少許丘皰疹及糜爛面。癢感稍減(3)慢性期:由急性、亞急性期演變而來,也可一開始就是慢性期表現。反復發作,多見于1歲以上嬰幼兒。以皮膚粗糙、肥厚、丘疹、鱗屑及色素沉著為主要臨床表現。多分布在四肢,在一定誘因下,可急性發作,明顯瘙癢。2.臨床分型(1)脂溢型:多見于1~3個月嬰兒。患兒前額、頰部和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可有較厚的黃色液痂。嚴重時,頦下、后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2)滲出型:多見于3~6個月嬰兒。患兒雙側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間有小水皰和紅斑,底部水腫,片狀糜爛,有黃色漿液滲出。(3)干燥型:多見于6個月~1歲嬰兒。皮損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鱗屑及結痂,常見于面部、軀干和四肢側伸面。
2024-10-13 13:54
-